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一剂脱贫的良方 ——崇阳黄精产业炼成记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汪拥军 胡向辉 汪佳

初秋时节,一支支自驾游车队沿着幕阜山旅游公路,来到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赏湘莲、品药膳。

“我最爱这里的黄精饼,每次必点两大盘。”来自武汉的游客刘余赞不绝口。“还有队友请我带黄精膏、黄精茶、黄精酒回去,后备箱几乎要塞满。”他的身旁,崇阳县中药材协会会长熊银德,忙着向游客介绍自己研发的系列中药材保健食品。

药姑山半抱的崇阳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大学生物系专家上世纪70年代编写的《崇阳中草药》一书中,记载了400余味中草药。

2012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中药学专业的熊银德,对47种道地药材进行“野转家”种植试验。自幼熟读医书的他,对古籍《神仙芝草经》记载的黄精具有“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发白更黑,齿落更生”之功效记忆深刻,在黄精的种植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两年后,精耕细作产出的黄精,在亳州、成都中药材市场上,成为抢手货。“崇阳黄精的多糖成分大都在15%以上,高于国家标准两倍。”

听闻黄精俏销,崇阳县委常委张正韶进行了深入调研:“干货价格从2014年29元每公斤涨到了70元每公斤,一亩黄精管理好了,年均可获利上万元,这是个好产业。”

优势产业给予优先扶持。在县里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中,黄精基地达50亩以上者,亩平奖补800元,加工企业最高可奖补50万元。

政策甘霖浇灌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熊银德注册成立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铜钟、青山、肖岭、路口等乡镇大力开展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占全县中药材面积一半还多。

原料充足了,熊银德便谋划着怎么延伸产业链。2018年,他在铜钟乡坳上村开起了黄精药膳馆,黄精排骨汤、黄精饼、黄精酒……色香味俱佳的147道药膳,成为坳上村招徕游客的新名片。今年疫情过后,第二家黄精药膳馆又在咸宁城区开业。

熊银德研发新的蒸晒工艺,将黄精加工成市场需要的保健食品。2019年,黄精龙益元膏、精杞参护元膏、黄精茶相继问世并申请专利,供不应求。今年,其独创的九蒸九晒工艺正申报企业标准,新建的药材加工厂,日鲜品加工能力达到30吨,黄精电子销售平台也已开通。

产业发展了,产业链上的村民多次收益:土地流转给公司,亩平可得200元租金;到基地务工,每天80元到100元工钱;带地加入药材种植合作社,公司免费给予技术指导,还包销药材。“63岁了,没想到在家门口还找到了工作。”铜钟村63岁的贫困户姜质云就是其中一例。3年多来,像姜质云这样的受益者已达3200多人次。

“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是山多地少的崇阳一剂脱贫的良方。后期将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粗加长产业链。”崇阳县委副书记程冰野描绘着产业发展蓝图:力争到2025年,全县黄精超10万亩,产值过30亿元。

上一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乡开网店 销售过百万
下一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腰打钢板的养猪大户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