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丁仲秋 石玲
阅读提要
孝南区杨店镇栖凤村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交通偏僻,无资源,无产业,无市场主体。驻村扶贫工作队从培育市场主体入手,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特色产业基地,让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9月2日,孝南区杨店镇栖凤村腊米基地。站在西山岗上往下看,一大片半人高的腊米树郁郁葱葱。“经过两年发展,基地已种植腊米500多亩,一二期近300亩今年已挂果。”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张国胜说。
腊米,学名吴茱萸,一种中药材。3年前,大多数栖凤村人不知腊米为何物,西山岗上遍是一人多高的狗尾巴草。
腊米如何能在栖凤扎下根?
驻村工作队的烦恼
栖凤村位于杨店镇最北端,2017年9月由铁坝、新风、定新三个村合并而成。彼时的铁坝村,曾是杨店镇两个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那时的铁坝村情况有多糟糕?“旱包子,靠天收,近半土地抛荒。”“没一个市场主体,没一个像样产业,村集体零收入。”“28至35岁的青年人中,有66人没有结婚成家。”……
煎熬中,孝南区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
建光伏电站、新修道路、扩挖塘堰、修建广场、改建渡槽、安装路灯、通自来水……“我们先后争取和帮扶各类资金近800万元,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张国胜说。
路通了,水通了,灯亮了,驻村工作队却高兴不起来。
产业还没扶起来!这几年,工作队为了发展产业没少动脑筋,养鸡,养小龙虾,搞大棚蔬菜,种桃,种橙……“点小面窄、收少利薄,难成气候,带动不了贫困户。”张国胜说。
痛定思痛,工作队意识到,打破铁坝村产业瓶颈,关键还得靠市场主体——
回乡能人的犹豫
张涛,铁坝村人。当过兵,退伍后进入大学学习市场营销。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家电集团公司做销售,从普通员工做到武汉营销中心总经理。
在外打拼多年,张涛一直关注着家乡发展,老家房前屋后荒芜的一丘丘岗地,让他忧心。
2017年6月,张涛回到铁坝村,流转150多亩荒地,成立孝感绿品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上百万元,购置了10多台(套)现代农业设备,为周边村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铁坝村合并到新的栖凤村后,张国胜几次动员他参与扶贫产业,张涛一直下不了决心。“不知道干部是真干、假干,也不知道他们是真扶持、假扶持,心里没底,不愿冒这个风险。”张涛说。
“那段时间,他也在暗暗观察我们,经常会来工作队驻地转一转。”张国胜说。
慢慢地,张涛发现,工作队扶贫是来真的。“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工作在田畦,还真不是坐在办公室扶贫的。”
最打动张涛的一件事,是工作队解决了村里的生产用水难题。
上世纪90年代,铁坝村投资40多万元建了一座长650米的灌溉渡槽,抽取铁坝水库的水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年久失修,近10年来,渡槽已不能抽水抗旱。镇、村先后请来水利专家勘察、论证,改造需投资250万元。钱从哪来?大家一时都没了信心。
出乎村民意料,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很快启动了渡槽改造工程,建设了铁坝一号抽水泵站。
当张国胜再次找上门来,张涛爽快地答应了:那就干吧!
干些啥呢——
考察归来的触动
2017年底,参加黄石商会一次活动时,张涛无意间找到了栖凤村的产业发展方向。
当时,面对张涛发展扶贫产业的困惑,黄石市一位领导建议他,去阳新县枫林镇樟桥村看看腊米种植产业。
腊米在阳新县种植有400多年历史。“阳新腊米看枫林,枫林腊米看坳上”,枫林镇的樟桥村、坳上村是阳新腊米主产区,被誉为“腊米之乡”。在这两个村带动下,枫林镇腊米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多亩,村村组组建基地,家家户户种腊米,形成育苗、移栽、培化产业链。
枫林镇的考察,让张涛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苦苦寻觅的产业吗?
很快,他带着扶贫工作队、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再次来到枫林镇。
眼见为实,大家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产业——腊米生长习性泼辣,种植技术门槛不高;铁坝村丘陵岗地多、荒地多,适宜大规模连片种植;经济效益高,种植3-5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干果150公斤至200公斤。
考察回来,一周内,孝南区农业、土肥、科技等部门相继来到栖凤村对土地进行诊断,认为当地气候温和,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宜腊米种植。
2018年8月,张涛注册成立美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122亩荒地建设腊米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土地流转,农户每亩每年收益300元,村集体每亩每年分红250元;劳务用工,每亩用工30至50个,日均工资不低于100元。
工作队也亮明扶持政策:基地建设,每亩补贴2900元。
一个月后,栖凤村腊米基地动工,沉睡了20余年的岗地响起了隆隆的推土机声。
100亩,200亩,200亩,两年时间,腊米基地发展到500亩,辐射所有自然湾组。“每年可为周边群众增加务工收入100多万元。”张涛说。
7月,4万多株腊米竞相绽放,似烟霞,像云锦,烂漫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