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能人返乡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京山马岭村由弱变强

发布时间:2020-11-1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到马岭村乡村游的武汉市民体验磨豆腐。

京山罗店镇马岭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李琳

阅读提要

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曾经是个典型的“五化”村,即村庄空心化、集体空壳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土地碎片化。得益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反哺,短短9年间,马岭村通过推进农民股东化、管理公司化、发展产业化、居住集中化和养老福利化,相继荣膺中国最美村镇——乡村振兴榜样奖、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再次证明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令人振奋!”11月11日,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

从一匹“弱马”变为身强力壮的“骏马”,马岭村的脱胎换骨只用了9年。今秋,马岭村党支部还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马岭村何以巨变?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

九位能人返乡

当上致富领头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漫步马岭,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红墙白壁的别墅群,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串起水上休闲曲廊、小广场、生态餐厅,以及一片片大棚蔬菜、采摘观赏园、标准化养殖场,几十位老人在村休养所院子里聊天晒太阳……记者仿佛置身花园式社区,顿觉神清气爽。

时光回溯到9年前,马岭村到处是低矮昏暗的危房,坡地、耕地大量抛荒,村集体债台高筑,全村在册200多户800余人中,留守在家的只有老弱妇孺百余人。

“转折点在2011年。”59岁的张立说,当年他在北京一家“老北京布鞋”公司做管理。那年春节前,在京的马岭老乡聚会,老家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大伙儿都想为家乡尽一份力。一合计,决定各自出资入股,在村里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带领村民一起干,并推举当过兵、任过教、曾在京山县财政系统任职的张立回村张罗此事。

2011年底,张立毅然放弃北京的高薪职位。在他组织动员下,马秋生、马志强、马爱国等8位马姓老板和张立共筹集700多万元,二组64户村民用350亩承包地入股,193人成为股东,总股本1071万元,成立京山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张立作为执行董事常年驻村,其余8位老板每月轮流回村值班,并约定:前3年,9人不拿分文报酬,不参与分红。

由于8位股东都姓马,加上张立,村民们戏称“九马回槽”。2015年初,张立被推选为村支书。

马嘉领公司请来知名机构做村庄规划,拓通村公路、栽花卉苗木、修景观湖,昔日灰土灰脸的村貌焕然一新。根据村民需求,村里迁组腾地,集中兴建了100多套新颖别致的别墅、两栋6层高的还建楼,村民集中居住,形成社区化格局。

在村民张佑波家,记者看到,三室两厅两卫的套间内,木地板、大沙发、空调、热水器、组合橱柜等应有尽有。

“住了几十年的土砖房,现在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做梦都没想到!”张佑波感叹。年近六旬的他,在村合作社从事果树管护,老伴在村里做环卫,加上入股土地分红,去年两口子年收入达8万多元。

村委会主任马焕元介绍,村里建起了休养所,已有40多位爹爹婆婆在此安享晚年,吃住、医疗全免费。

村民人均收入过3万元

走进马岭村的泰康源种羊养殖示范场,一排排整齐的羊舍里,养满了白色的湖羊,个个膘肥体壮。

养殖场负责人双长武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养过四川黑山羊,因存活率较低,后改养了浙江湖羊,现存栏3000多只。

紧邻村边,一排排高大的塑料大棚颇为壮观,大棚里有鲜嫩的黄瓜、芹菜、红菜薹、香葱、青椒等。36岁的村民马想军正拉着水管浇地。“出去打过工,后来村里搞开发,就回来搞起了大棚蔬菜,现在管理5个大棚,一年可赚十多万元。”他腼腆地说。

张立介绍,由于年轻人很少,村里一直把马想军当技术员培养,多次请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他种菜,现在他成了“土专家”啦!

除了180亩大棚蔬菜,张立还引进京山市四股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搞起了大棚花卉。村里将建好的30个大棚租给该公司,仅去年就种了10万钵,卖了5万钵,村里年收租金3万元,不少村民还常到大棚里务工。

过去,马岭村有1000多亩山林,后来陆续被砍,很多山坡成了“癞痢头”。2012年以来,国家政策鼓励生态农业发展,张立感觉机遇来了。

“借鸡下蛋”,荒山披绿装。2016年,马岭村引进湖北景美天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四季花海”旅游项目。

根据合同,双方已合作开发山林千余亩,租期满后,须留下500亩生态林给村里。

为发展乡村游,马岭村还新建游客接待中心、生态餐厅、旅游公厕,引导农民种草莓、木瓜,推出果蔬采摘、垂钓、赏花游湖、篝火晚会等“菜单”,游客走时还可带上“马嘉领”牌抗氧化营养大米、野生稻田鳖等土特产。村里还引进一家台商,拟总投资1500万元搞山苦瓜种植、加工项目,预计明年投产。

截至2019年底,马岭村集体资产达20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7万元,是2011年的5倍多,在全省名列前茅。

期盼更多才俊显身手

在张立看来,马岭村的蝶变得益于人才、资本、体制机制变革等多种因素,但核心是人才。

“九马回槽”头雁作用十分明显。他们都是早年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和管理经验,通过成立公司、合作社,打破了传统的乡村治理结构,将集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合同体,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依托乡村资源禀赋,马岭村大力发展湖羊、甲鱼养殖,大棚蔬菜、营养大米种植,黄酒酿造等,加上正在实施的苦瓜种植与加工和乡村生态游项目,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特色名片,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2019年,张立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并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个人奖。但他清醒地意识到,马岭村的发展只是开了好头,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光靠“九马”肯定不行,还须有大批人才尤其是青年才俊的加盟。

近几年,马岭村不断推动人才回流。邻村的李琳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打工多年,回乡后被聘为马嘉领公司办公室主任,现任副总经理。29岁的徐凡,原在天津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回村后做起了村会计。“村里发展前景好,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将来我也想独当一面做项目。”徐凡对记者说。

事实上,马岭村创业空间广阔。村民马年涛原在沙市做生意,去年回村承包了120亩地养小龙虾,一年净赚30多万元。村民李江波做农产品电商,年销售近200万元,仅去年端午节就卖掉皮蛋6万枚。

马岭村的兴旺,也吸引了人才主动“加盟”。武大毕业的双长武,过去在省直单位当律师,其父在公安县养湖羊。听说马岭发展不错,去年9月他来马岭当了“羊倌”。“现在走上正轨了,预计明年出栏湖羊2000只,利润上百万元。”他信心满满。

“马岭最缺的是人才”,张立表示,现在村里年轻人屈指可数,期盼今后更多的青年才俊到马岭创业就业,大展宏图。

上一篇:为扶贫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 扶贫电商女侠战绩超400万
下一篇:荆门文明实践“积分制”滋养新民风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