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旅游扶贫 打造咸宁美丽乡村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微 通讯员 柴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说法有了不一样的新意义。

地处幕阜山片区的咸宁,集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是湖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咸宁将旅游作为扶贫工作有效方式,不断创新,打造出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全新样本。

据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全市30多家景区都通过旅游带动了当地脱贫,比如刘家桥、萝卜公社、羊楼洞明清古街、龙隐山庄、松鼠部落等,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1.3万余个。

“旅游扶贫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也是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奇表示,咸宁将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优势,不断创新,为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网红景区带火闭塞乡村

距离武汉2.5小时车程的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红景区——柃蜜小镇,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如织,最高日游客接待量曾突破3.5万人次。

2018年以前,这里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闭塞乡村。柃蜜小镇常务副总经理庞超告诉记者,2015年,返乡企业湖北尚禾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开始在畈上村发展农林种植、水产和畜牧养殖产业。

“租下村里的闲置土地,再返聘留守村民养鸡养鱼、种花种草,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庞超说,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2018年5月,景区对外营业,对保洁、安保、餐饮、客房等岗位的需求增加,“目前我们为村民提供了三四百个岗位,公司七成员工是本地人,其中很多都是贫困户。”

随着景区口碑日盛,周边也“活”了。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流创业,超市、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据庞超粗略统计,过去畈上村没有农家乐,现在有了近30家,此外还有10多家民宿、10多家超市,俨然一个热闹的度假目的地。

村民的钱包鼓了,村里的面貌靓了,贫困村的帽子也顺利摘掉了。据介绍,目前柃蜜小镇正在进行二期白崖山景点的开发建设,预计2022年完工后,可再为当地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

古瑶遗风铺就致富之路

废弃的老屋保持着石垒的模样,田间随处可见青石堆砌的梯地……作为湖北唯一的瑶族村寨,咸宁通城内冲村2014年被列入全国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而在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负责景区管理的湖北隽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斐介绍,景区从多方面都优先考虑村民需求:安保、卫生等后勤岗位,交由村里成立的服务公司承包;每天的瑶文化演艺和非遗表演,也吸纳了十多位家庭主妇参与。此外,景区的农业采摘园带动村民种植猕猴桃,规模已达到300亩。

目前,依托景区带来的客流,农家乐、商店等村民的创业项目逐渐火热,较好的年营业额可达一两百万元;部分村民将房屋出租给外地客商发展特产店、清吧等多元业态,一年坐收两三万元租金。“景区每年的招商大会,策划的各种经营项目,也会优先满足村民,将摊位的承包机会给他们。”刘斐说。

接下来,景区还将开发二期的户外溯溪、网红民宿等项目,同时对古瑶村内的演艺表演进行全方位升级,这些都将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上一篇:贫困户山林散养土鸡年收入过10万
下一篇:新四村:千亩荒山披绿生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