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凤凰传奇” ——乡村振兴唤醒武汉“最后的小镇”

发布时间:2020-11-2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尹传奇 闫庆

阅读提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入选全国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成为武汉“最后的小镇”。2019年,全镇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15%,全镇没有一个负债村和空壳村。

提起“凤凰”,人们往往会想到湘西沱江边,那个美丽的古城。

而在大江奔涌的武汉,城市版图的东北部,同样栖息着一只美丽的“凤凰”。

——她是武汉“最后的小镇”,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

与大别山革命老区交壤,西接红安,北邻麻城。这里,曾是新洲8个贫困街镇之一。

因为贫困,镇上村民一度自嘲“凤凰不如落汤鸡”。

2015年,凤凰镇入列全国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成为武汉唯一以“镇”为建制的乡级行政区,旨在探索城乡一体化,打造县域经济“试验田”。

这次试点,成为“凤凰”涅槃的开始。

试点后,凤凰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粮棉油,转向林蔬茶。蔬果、茶叶、苗木三大新支柱,种植规模分别超过6000亩、7000亩、8000亩,小镇飞出一批“农业大王”。

初冬,从凤凰大道到镇西环线,致富路穿境而过;从凤娃古寨到凤凰谷,小村庄焕变景区。

5年间,凤凰镇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的13944元增至如今的22090元,5年增长58%;财政收入由6568万元增至眼下1.3亿元,实现倍增。

小镇凤凰,鸣叫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凤凰传奇”。

“什么都种过,就是没种过摇钱树”

——不过5年,3万亩土地发“金芽”

“黄镇长,上回托你在毛家冲给我老乡整1000亩地,整了没呀?”11月4日傍晚,凤凰镇镇长黄莉芳刚到刘湾村,就被苗木老板翁文彬拦了下来。

“正在给你想办法,你放心,一定不误你的事!”她刚掏出手机准备问进展,翁文彬又拉住她,指着路边成片的金边黄杨说:“你看,今年销量上来了,我也要再添200亩地。”

翁文彬是浙江温州人,2015年来到凤凰镇,流转了800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眼下,他种了80多个品种,一年销售额600多万元,成了镇上的“苗木大王”。

觉得镇上办事爽快、政策好,翁文彬又带了一个浙江老板来凤凰投资。

协调完“苗木大王”的地,黄莉芳又踏着暮色直奔郑园村的蔬菜基地而去。“蔬菜大王”徐长江,正计划投建2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从荷兰引进无土栽培。

行走田间,3000多亩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头。

湖北东方神农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长江就着几千亩蔬菜基地,还套养了3000多只鸡,2000多只鸭,1000多只鹅。2019年,东方神农销售收入达1.2亿元。

“90后”温箐,是武汉宏博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家里种植着5000多亩茶园,其中3000亩在凤凰镇。作为土生土长的凤凰人,他通过互联网、品牌店等方式,将“凤凰丹青”“凤凰红”这些招牌山茶,带出小镇,推向市场。

过去几十年,凤凰镇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什么都种过,就是没种过摇钱树。什么都养过,就差没养过豺狼虎。”

凤凰镇党委书记张爱平介绍,如今,全镇一村一特色。郑园村搞蔬果,刘湾村搞苗木,陈家田村搞茶叶。还有的村风光好,就搞景区,吃旅游饭。凤娃古寨今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镇上24家现代农业企业,累计流转土地3万余亩,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地就业1万余人次。其中,150多户是贫困户,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

2018年,建制镇试点三年后,凤凰镇5个贫困村全面脱贫。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不过5年,乡村装进二维码

走进毛家冲,村里72户人家,依山而居,白墙黛瓦。

谁会想到,这片山水村湾,也曾“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老乡站在阳台上,楼下就是篮球场。“别说打篮球、踢足球,就是网球场,咱也有!”镇里干部笑着说,这几年,凤凰镇在百姓文化广场和各村活动设施上,累计投入了1500多万元。“但这个钱,花得值!”

毛家冲41号,是村里最老的老屋。门前斑驳的老墙上,一个时髦的二维码跃入眼帘。

手机一扫,立刻弹出信息:街道名称、社区名称、所在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及电话。留心一看,这样的二维码门牌,遍及72户人家。小镇管理,早已冲浪互联网。

毛家冲的变迁,只是“凤凰”蝶变的一个缩影。

短短5年,凤凰镇投资4600余万元,修建凤凰大道、镇西环线;投资3000余万元,修复重建举水河堤;投资2000万元,完善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投资450万元,新建镇卫生院和3个村卫生室……

国家建制镇试点,不仅是对地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升级再造,同样也是对基层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

过去小镇治理全靠人,如今换思想、靠科技。下一步,凤凰镇准备成立乡村红色物业管理公司,让村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社会服务。

“鸡鸣三县”,轮流共养一池鱼

——故土不忘,一口井水是乡愁

凤凰镇上,有个特别的地方,叫陈家田村,地处新洲、红安和麻城的三地交界。

本地人称其为“鸡鸣三县”,一只公鸡打鸣,三个县都听得到。

70岁的陈仕群老人,今年刚随老伴儿,从南京回到陈家田村肖家田湾的祖居,叶落归根。

穿过青石雕刻的门楣拾级而上,进屋便是木地板,堂屋里立着白色的双开门大冰箱。

屋内,与城市生活无异。只有在外墙的一块标牌上,才会发现老屋的过往——“肖家田红军活动旧址”。

在村中央,村干部指着一口鱼塘旁的三户人家说,虽然同在肖家田湾,但三户的门牌属地各不一样,一户是新洲区陈家田村肖家田湾,一户是麻城市马头山村肖家田湾,一户是红安县回龙寨村肖家田湾。麻城与新洲,在这里就隔一堵墙。

村里有两口鱼塘,每年分一次鱼。“因在三县交界,三个县便轮流放苗和起网,今年归新洲,明年归红安,后年归麻城。”

毛家冲有一口老井,井水清冽甘甜,养育了几代人。去年干旱,水塘里的水都干了,只有老井依旧还在出水。“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很多老人仍然会去打井水。喝了一辈子,那是乡愁。”

上一篇:一朵香菇托起富民产业
下一篇:武铁扶贫干部走进国新办记者见面会,讲述铁路助力扶贫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