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郧阳区加快高速路网与普通干线路网建设,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乡镇公路为纽带,村级公路为联线的路网格局。(通讯员 姬廷顺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张才明 姬廷顺
11月17日,郧阳区城关镇。
远方山巅云雾飘荡,眼前的沥青路平坦宽阔。“自从通了路,进城卖猪、买饲料方便多啦。”常荣伟开着小货车,拉一车喂猪用的豆腐渣,欢快地跑在堰黄路上。
这条路全长23公里,环形串联堰河村、响耳河村、黄土梁村、翻山堰村和桃花沟村,是这个小片区的“大动脉”。
常荣伟今年40多岁,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村里的老辈人就想修这条路。“那时候,从村里到郧阳区,只有小路,翻山跨河,一趟要4个小时。”常荣伟以前开个小卖部,到城区进货,早出晚归,一次得一天;有人生病,要4个人换着抬担架送往城里。
2005年,通村公路终于进了村,到城区的时间缩短到1个多小时,可依旧要翻山,路面也只有3米宽。“有企业想投资搞康养产业,进来看了下路,摇摇头走了。”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常治福说。
2017年,堰黄路被纳入片区开发规划,郧阳区交通局和城关镇整合扶贫、交通、社会资金约1亿元,按山区公路三级标准建设,路宽7米,两侧安装防护栏。
修路时,5个村都有田地、山场被占,没有一户村民提出赔偿,还主动帮忙挑土挖沟。
2018年底,堰黄路通车。从黄土梁村到城区,8.4公里,车程18分钟。
那一年,常荣伟翻修了猪圈,买了台小货车,如今养猪30多头。也是在那一年,村里发展400亩桃林。今年,桃子初挂果,摘了60万斤,总收入50万元。“一半直送十堰超市,还有一半是游客自己开车来采摘。”常治福说,明年预计能摘100万斤桃子,40多户桃农收入能翻番。
黄土梁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是一个易迁点,有32户人家。常治福说,起初有村民不愿下山,后来路通了,正打易迁点门口过,大伙很快都搬进新家。
2017年之前,黄土梁村人均年收入3800元,如今8000元。
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堰黄路沿线其他4个村。响耳河村发展桑蚕200亩、板栗400亩,翻山堰村发展小水果,都开了采摘园。桃花沟村农户种的红薯、捞的粉条,以前不好卖,现在坐上公交车,送到城里,还有人开车进村来买。
“山货进城,城货下乡。有了堰黄路,这5个村可算是活了。”城关镇副镇长汪民虎说。
建设“四好农村路”,畅通微循环。“十三五”期间,郧阳区交通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83亿元,其中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2.23亿元;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268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