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的脱贫之路②:红土地结出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0-12-0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月28日,记者走进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看到的是安宁祥和的幸福景象。

苏区村是谷城县著名的“红色村”,红军曾在这里战斗过。过去,由于山高路远、人多地少,村民长期脱贫无路、致富无门,该村被划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进驻苏区村。五年来,苏区村的村民们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勤劳的双手,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上,种出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果实。

水清景美村庄靓

在苏区村,一条温坪河穿村而过,滋养着这里的村民。曾经,温坪河乱石成堆、垃圾遍布,由于河道堵塞,每遇洪水侵袭,河水便会淹没岸边的田地。

2015年,苏区村开始河道清理工程。经过垃圾清除、河堤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温坪河逐渐变得清澈、干净。

清理河道只是第一步,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才能让温坪河彻底告别“脏乱差”。为此,村委会购买了6个垃圾清运箱,放置在村里的主要道路上,又配发100多个垃圾桶,放置在每户村民的屋前。从此,村民们不再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河道上,而是自觉扔进垃圾桶。

以清理温坪河为契机,苏区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培育村民的环保理念。

68岁的冯正香,家住苏区村二组。2017年,她在家中建起了车库和水冲式厕所。居住条件改善后,冯正香对家里的卫生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她每天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对于不爱护环境卫生的邻居,冯正香会上门“提意见”,对于不配合、不理睬的农户,她会动手帮忙清扫,让这些农户心服口服,自然而然地改变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村民的自觉行动,让苏区村变得越来越干净。与此同时,村委会下大力气改善村容村貌:6公里的村组道路被拓宽、硬化,村民出行更便利;60盏路灯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照亮村民的回家路;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修建完善,村民有了集中活动的场地。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村委会设置公益性岗位,让村民担任保洁员,随时清理道路、广场上的垃圾。

如今的苏区村,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坚实的保障。

产业兴旺腰包鼓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到来后,开始想方设法帮助苏区村“强筋健骨”。

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深知,要想拔掉“穷根”,必须有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经过市场调研,扶贫工作队锁定两个项目——光伏发电和种植红心猕猴桃。

2016年4月,扶贫工作队帮助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当年发电4万多度。安装在苏区村坡地的光伏面板源源不断地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中,照亮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路。二期项目建成后,2018年全村光伏发电达9万度,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底,苏区村流转土地30亩,投资47万元新建了第一批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2018年年初,苏区村再次融资38万元,新发展25亩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并带动村民自主发展猕猴桃50多亩。2018年,基地里的猕猴桃开花结果,初见成效,让村干部坚定了信心。

有耕种就有收获!今年,红心猕猴桃长势喜人,市场需求旺盛,为村集体带来了12万元的收入。

苏区村“腰杆硬了”,为村民“腰包变鼓”创造了条件。

66岁的董世秀在女儿出嫁后独自生活,体弱多病的她无法劳动,产业帮扶无法落实。对于像董世秀这样缺少劳动能力、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村集体给予帮扶,一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6岁的村民程均范,身患残疾,生活贫困。2016年起,他在村里的猕猴桃基地做工,一年便可获得4000元的收入。与此同时,村里还为程均范安排了公益岗位,年收入达到12000余元。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苏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369人全部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4292元。

描绘幸福新画卷

漫步在苏区村,记者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

琅琅的读书声从校园里传出,校舍宽敞、设施完备,食堂里的电子监控设备保障着学生们的食品安全;12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功能齐全、物资充足,先进的消杀、理疗设备守护着村民的身体健康;昔日破败不堪的危房被修缮一新,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舒适了,门前菜园里种满了果蔬,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苏区村的村民,不仅告别了贫困的生活,还活出了幸福满满的精气神。“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在苏区村休闲文化广场,悠扬的歌声萦绕在山间,苏区村文化演出队正在排练节目,准备在文艺演出一展风采。

队员王德芳今年53岁,作为领舞,她跳得十分起劲,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王德芳介绍,以前,村民们的主要休闲活动就是打牌,一打一整夜,不仅耗费精力,还容易产生矛盾。2018年,休闲文化广场建成后,村里为村民购置了音响等设备,村民们从此多了一项活动——跳广场舞。村民们渐渐改掉了打牌的习惯,大家学舞姿、演节目,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017年,苏区村被列入襄阳市第一批文化小康建设试点村,2018年被命名为“谷城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同时被列入第二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创建村。2019年,苏区村被襄阳市委命名为“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美丽的环境,兴旺的产业,文明的乡风,为苏区村发展文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苏区村正在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村落,通过三产融合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襄阳晚报

上一篇:枣阳市坚持“三个务必”抓收官
下一篇:老李家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