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建公司派员再次去看望张爱军一家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利鹏 通讯员 雷海霆
2020年12月24日,江城阳光灿烂。武汉城建集团旗下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陶步黎站在老朋友——江夏区舒安街合力村村民张爱军家门前,笑容也格外灿烂。
“农村里盖房是件大事,我们都来祝贺。”陶书记握着张爱军的手笑着说:“5年了,看着你脱了贫、赚了钱,现在又建起新房,我和同事们都很开心。”
结对 百余员工牵肠挂肚的“穷亲戚”
江夏区舒安街合力村位于梁子湖南岸,处在武汉、鄂州、咸宁三市交界地带。由于地处偏远,年轻力壮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村民则以种植和养殖业为生。
2016年,按照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的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武汉园建公司和张爱军家庭正式结成扶贫对子。从此,公司的100多名员工有了让他们牵肠挂肚的“穷亲戚”。
今年44岁的张爱军,5年前在外打工时总是忧心忡忡:父亲患股骨头坏死,时不时需要住院治疗;母亲身体也不好,干农活比较吃力;妻子在家中带着两个孩子,一家6口人的生活费、医药费,几乎全靠他打工每个月挣的2000多元。
“要是父亲住院,我就打不了工,必须一条心去医院照料他。”张爱军说。因为父亲的病,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顿,为此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外债。
“我第一次到张家去,屋里陈设简陋,电器都没几样。”陶书记回忆5年前首次到张爱军家时记忆犹新。“像这样贫困的农家,就是在偏远的合力村也比较少见。”
帮扶 种苗技术送上门全力助脱贫
结了对子,武汉园建的职工们便开始为张爱军筹谋打算。
“只要他想干,我们就全力帮助。”陶书记说。经考察,张爱军觉得小龙虾养殖值得一试。
2016年5月,武汉园建请来龙虾养殖专家,来到张爱军家,专门教他如何采购虾苗、识别虾种,传授养殖池水质处理和饲料投放等方面技术和经验,同时还为他送去300斤小龙虾种苗。
扶贫工作,常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张爱军的小龙虾养殖,因为经验不足、水土不服,当年遭受到挫折,最后一算账,没赚到钱。
“第一年不成功不要紧,重要的是汲取经验。”陶书记说。大家跟张爱军沟通以后,了解到他仍愿意继续养殖小龙虾,决定继续提供帮助。第二年,公司继续送来虾苗。后来,得知他有意在养殖池边发展多种养殖,又陆续送来鸡鸭种苗。
同时,过年过节、寒天暑地,公司都派出员工,为张爱军家送慰问款、帮扶款,以及粮油物资、衣物被褥,助力他一家改善生活。
变化 还清外债 率先脱贫建新房
5年过去,张爱军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新的养殖产业后,他闲时在家从事养殖业务,附近的餐厅生意忙时,他就近在家门口打工。
“外债都还清了,现在我既能照料家人,也能料理业务,最重要的是园建公司的同志们,待我像亲人一样,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张爱军说。这些年,通过武汉园建公司持续在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张爱军的养殖业务越来越成熟,他成了村里贫困户中率先脱贫的代表。
2020年,肩负武汉市委、市政府国企改革的信任与厚望,武汉城建集团孕育而生,武汉园建公司同时成为集团旗下一员。在集团扶贫攻坚工作指导下,武汉园建公司给张爱军捐赠了2000只鸭苗。上个月,张爱军卖掉鸭子,请来泥瓦匠,将家中老旧的杂物间拆除,开工建设四间明亮的房屋。
“未来,只要你有需要,我们会继续帮助你,尽我们所能让你的日子越过越好!”当天在建设现场,陶书记说着,张爱军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