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岭村“尖刀班”请来专家为蜂农培训养蜂技术。 (视界网 胡波平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胡波平 申丽萍
开栏语
恩施州活跃着2400多支“尖刀班”,他们在战贫、战“疫”和战洪中发扬“始于初心、忠于人民、勇于攻坚、乐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取得了骄人业绩。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大力弘扬“尖刀班”精神,在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奋发有为。即日起,本报推出“‘尖刀班’的故事”专栏,敬请关注。
巴东县野三关镇茶园岭村,位于恩施州最东边,与宜昌长阳县交界,被称为“东野第一村”。
近两年,在恩施州人社局驻村“尖刀班”帮扶下,茶园岭村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中蜂、白茶、木瓜三大产业,彻底改变产业空心的局面,实现村集体收入过百万元。
三大产业带动集体收入过百万元
走进茶园岭村9组,村民李先会正在检查蜂箱。李先会走上养蜂之路,是“尖刀班”班长、驻村第一书记吕家勋“逼”出来的。
原来,“尖刀班”到来后,请来了养蜂专家调研指导,发现茶园岭村很适合养蜂。通过多次开会动员,李先会被送到来凤中蜂养殖基地学习3个月。
2019年,恩施州人社局购买了20万元的中蜂分发给农民,李先会主动认领50箱。通过一年努力,自己发展到250箱蜜蜂,还带动附近18户农民养蜂,成为全村有名的养蜂能手。
很快,茶园岭村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吸引78户蜂农加入。目前已完成分群2100箱,其中村集体1258箱,仅销售种蜂和蜂蜜,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
茶园岭村有零星种植木瓜传统,“尖刀班”组织村民前往宜昌长阳木瓜基地学习,并成立唐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本地无籽药用皱皮木瓜2400亩,一年为村集体创收约10万元,为全村增收2000万元以上。此外,“尖刀班”还引进了巴东炎祖茶业有限公司,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合股联营,现已发展白茶2500亩,其中村集体1000亩。
村党支部书记邓习汉表示,三大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带动全村2383人脱贫致富,占全村总人口92%,茶园岭成为了远近闻名产业大村。
党建引领产业兴
发展产业,离不开党建引领。
吕家勋介绍,“尖刀班”确定发展三大产业后,与村两委商议,在全村设置“3+X”个党小组,即中蜂、白茶、木瓜三个产业党小组,由养殖种植的能人党员担任小组长,组员均为从事相应产业的党员,对接有养殖种植需求的群众;“X”为综合服务党小组和民主监督党小组,由懂政策、知法规、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小组长,组员均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民主议事会的党员,推动党员在村级治理中贡献力量。
党小组长至关重要。“尖刀班”成员“三顾茅庐”,请来70多岁的老村支书邓正祥担任中蜂养殖党小组组长,在他的带动下,该小组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了党员、群众联动机制,为全村推广养蜂技术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综合服务和民主监督党小组成立后,多次在项目、产业建设上提出纪律要求,健全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建立宣传教育、矛盾化解、爱心服务与应急处置网络,第一时间服务群众。
“全村43名党员被划分到5个党小组,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党员带动种养大户,大户又带动贫困户。”吕家勋表示,“一带多、纵到底、横成网”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去年,已有8位村民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3名因战“疫”、战洪作出突出贡献的,被火线吸收为预备党员。2名大学生和1名返乡创业成功人员加入村支两委。
制定规划打造茶园新村
为对接湖北省加快“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发展布局,恩施州将野三关镇定位为恩施对接宜昌的桥头堡。如何抢抓机遇,做好“东野第一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在茶园岭村半山坡,遍布着各种形状的鹅卵石。“尖刀班”请来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进行实地踏勘,发现这些石头属于第四纪冰川期沉积,且规模极大,具备较强的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经过积极争取,巴东县已将茶园岭创建中国地质文化村纳入“十四五”规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有了三大绿色主导产业支撑,村子富了,环境美了,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恩施州人社局局长郑开廷表示,该局请来专家,立足于“以旅游促发展、以新村促振兴”,为茶园岭村编制了2020—2035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茶园岭村将定位建设一个茶园新村,作为行政、文化、生活和产业核心,打造两个休闲服务中心;大力推进种农业产业的集群化,打造3000亩木瓜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富硒白茶示范基地、万群中蜂标准化养殖基地三大农业板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将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美丽乡村。
“‘尖刀班’将继续扎根山村,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把茶园岭打造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把规划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郑开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