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少和他的农场带动19名乡亲实现脱贫。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1月15日,午后阳光正好,暖意融融。
安陆市李店镇大赵村的晒谷场上,50岁的严成少细数一年来的收获,心情格外舒畅——
2020年,“严成少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获补贴8.5万元;被认定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获补贴4.8万元;开展以工代训,获补贴3.8万元。
此外,农场全年经营收入超过150万元。
“支持我们返乡创业的政策这么好,怎么能不撸起袖子加油干?”严成少说,“一年来,最让我有获得感的,是19名贫困乡亲在我的农场里脱了贫。”
带动乡亲家门口就业——
“乡亲们脱贫,这比我赚了钱更开心”
严成少是安陆市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
2004年,他用在外打工的4.8万元积蓄,买下一台旋耕机,为周边几个村提供农机服务。在他的带动下,一支13人、13台机械组成的农机作业服务队越办越火。
2014年,赚了钱的严成少流转本村和周边高寨村、新店村、严祠村1030亩土地,开办家庭农场。农场以种植优质稻、油菜、小麦等作物为主,2019年收入达200万元。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严成少说,开办家庭农场本是想自己致富,不承想,还给乡亲们找了一条新出路。
在他的家庭农场里,常年有附近村民务工,每天120元钱。对于村里的留守人员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去年初,疫情导致不少乡亲外出务工受阻。茶堰村村民严享平因病致贫,外出务工未能成行,向严成少求助。严成少二话不说,让严享平来家庭农场务工。
“疫情来得太突然,大家都不容易。艰难时期,我应当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严成少说,去年4月,随着家庭农场全面复工复产,他在周边几个村贴出招聘启事,欢迎乡亲们来农场务工,贫困户优先。
在他的邀请下,76名村民先后来到家庭农场务工,其中,19名贫困人员从外出务工转变为家门口就业。
上个月,严成少为大家结工钱,19名贫困人员人均领到了上万元。让严成少格外开心的是,在他的帮助下,严享平还承包了13亩地,一年纯收入有16000多元。
“乡亲们在我的农场脱了贫,这比我赚了钱更开心。”严成少说。
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你今年再多承包几十亩地,没问题。”
“我跟你说,带动周边人就业,还能领补贴……”
吃过午饭,严成少给“老伙计”杨永强打电话,反复鼓励他:政策好,大胆干!
杨永强本是严成少农机作业服务队里的一员。在严成少的带动下,杨永强也开始创业,成了高寨村农机大户。
去年,杨永强承包了村里的90亩土地,与严成少错位发展搞养殖。一年来,他养了20多头牛、1000多只鸡。
扎稳第一步后,杨永强希望扩大规模,让儿子杨凡也回家帮忙。严成少十分支持,掏心窝子说:“我们都老了,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去年底,杨凡告诉严成少,要模仿他的模式,也开一家家庭农场。严成少一听,连声表示支持:“这样一来,我的家庭农场也有新伙伴了!”
为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严成少抛出一颗“定心丸”:他告诉杨凡,他已经跟一家央企签了约,开展“订单化”种植,用对方的种子、种植标准,产品由对方定向收购,销路不愁。
“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干!”严成少说。
代表委员点评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严成少这一年来满满的获得感令我感同身受。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更要泽乡亲。严成少的故事,体现了返乡创业人员的担当,也印证了广阔天地的大有作为。
党的政策好,群众干劲足。这一年来,一系列扶持乡村发展的政策接连不断。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大家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期盼更多的能人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振兴乡村。
——省人大代表、汉川市新堰镇正浩家庭农场负责人 周正爽
严成少通过开办家庭农场,带动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帮助他人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事迹生动感人,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就业扶贫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能人回乡创业,帮助贫困户稳定就业,是调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今年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乡村振兴离不开能人带动,各级政府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金融支持、减税降费、以奖代补等政策,吸引更多能人返乡创业,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创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省政协委员、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