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港口乡横岭村脱贫户沈坚文种植猕猴桃脱贫。(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竹山县新型农民茶叶技术培训在麻家渡镇墩梓村开班, 65名种茶大户参加为期7天的种茶制茶培训。(视界网 石濡华 摄)
蕲春古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们在查看黄精生长情况。这里已配套发展百余亩黄精基地和油茶基地,贫困户户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何翔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兴于产业,不困于穷。
发展好产业,才能牵住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发展好产业,乡村振兴的画卷才能烂漫舒展。
一片茶、一朵花、一颗菜、一个柑橘、一只小龙虾……在湖北由点到面成片,形成产业,让脱贫奔小康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能力。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整体推进。截至2020年,37个贫困县培育54个扶贫主导产业,全省93.96%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到产业扶贫中,76.6%以上的贫困户依靠发展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产业咋选择?
不求“高大上”,但求“绿特优”
4月的鹤峰,生机勃勃。随地势起伏的茶园一垄垄,一块块,绿得干脆、绿得鲜亮。
“我种了16亩茶,9亩是有机茶。”邬阳乡石龙寨村茶农朱辉义咧开大嘴,称自己种了一辈子茶,从没想到能卖到100多元一斤,“一亩茶的收入有1.5万元哩!”
有机茶,是鹤峰县产业扶贫的黄金叶。
鹤峰,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世界公认的产茶黄金带,205个行政村有184个村产茶。毫不夸张地说,整个鹤峰就是一座青翠欲滴的大茶园。
但过去,好茶没有卖出好价,直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全县茶农改走高端路线,将有机茶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这才扭转困局。茶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一半靠种茶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我省37个贫困县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贫困村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灾害多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但是,贫困地区也有一个最大优势——好生态。只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形成的农业产业就会成为脱贫“强引擎”。
2015年,我省坚持“生态+扶贫”双轮驱动,结合资源禀赋,制定全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以“四大片区”为重点,我省产业扶贫不求“高大上”,但求“绿特优”,形成恩施绿茶、利川红茶、通城油茶等54个主导产业和28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恩施硒茶、武当道茶、宜昌蜜桔、蕲春蕲艾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金字招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带动建设种、养、加、旅及扶贫车间等特色产业扶贫基地近3.6万个。
实行“一县一策”,37个贫困县立足自身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走好差异化发展路子。
为了放大绿色优势,我省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耕地地力保护、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系列行动,37个贫困县“三品一标”品牌数达1195个,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因地制宜兴特,提档升级做优,产品供给增绿,湖北已形成“县有支柱产业、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咋发展?
接“二”连“三”,走融合之路
产业有“方”,脱贫有“路”。方向选好了,路子又该怎么走?
湖北作答: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全产业链开发。
在农工之间找连接点,推动生产与加工融合。
春天的来凤,漫山遍野的藤茶发出了新芽。这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野生藤蔓植物,实现“野转家”后,已成为来凤第一大农业产业。该县按工业化、现代化理念,对藤条全产业链进行升级,向精深加工要效益。目前,茶精粉、黄酮提取物、藤茶饮料、医药保健品、面膜等50多个深加工产品先后上市,向规模生产发力。
在农旅之间找落脚点,将乡村旅游资源资产化。
蕲春株林镇会龙池村原是贫困村,现在成了风景区。村里走一圈,欣赏古树溶洞、河潭飞瀑、摩崖石刻等自然景观,打卡宋代名士的隐居地,感受山村的独特魅力,累了不妨在木瓜小院、潜庐书院、松筠阁泡壶茶、捧本书、住一宿,别具情趣。
在农商之间找热卖点,加速生产和流通融合。
房县万峪河乡老人坪村的众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因疫情期间缺劳力、缺饲料,社员们干脆将黑猪赶到山上放养。这些放养的“生态猪”,一跃变成“网红猪”,订单纷至沓来。
作坊变工厂、茶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店销变网销……融合发展“兴”起的产业硕果累累。
据统计,全省37个贫困县创建3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2000余座,创建21个“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859个农旅产业扶贫基地,郧阳香菇小镇、麻城福白菊小镇等一批贫困乡镇日益壮大;28个国家贫困县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累计建立5786个村级服务网点,服务贫困人口126万人次,助贫困人口增收1.7亿元。
城市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各类“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在荆楚大地拔节生长。
产业咋富民?
龙头带动,构筑利益联结机制
“种苗、有机肥料、灭虫灯都是公司免费提供,标准化种植的有机菊花卖价高!”麻城福田河镇仙羊岩村贫困户冯伦元种了7亩菊花,凤凰白云山药业公司高价收购。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联结模式,福田河镇各村菊花合作社与几家菊花龙头企业对接,做到了“四帮四到户”:帮指导生产,订单收购服务到户;帮劳力,流转土地租金补偿到户;帮提供岗位,劳务工资发放到户;帮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分红收益到户。
每说到此事,甘家垸村低保贫困户熊开平就心花怒放:“菊花不愁销路,比种花生、棉花省力,特别适合老年人。”
贫困农民大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营能力较差,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往往手足无措。探索有效的带动模式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与农户拧成“一股绳”,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所在。
改贫困群众“单打独斗”为嵌入“产业链条”,这样的扶贫基地、车间、合作社在全省各地百花齐放。
宜城、崇阳等地农民合作社吸纳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贫困户变身股民拿“股金”;大悟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后集约化经营,赊租大棚给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实行种苗、技术、销路“三统一”,让贫困户无障碍地进入到产业链条中;恩施州探索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运用订单、股份、劳务、服务、租赁等方式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
37个贫困县,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887家、注册农民合作社4.5万家、注册家庭农场5.4万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农民合作社全覆盖,探索出“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产业扶贫模式,构建“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78.8万户、236万人受益增收。
为了强化市场主体带动,全省认定317家扶贫龙头企业,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推动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抱团”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产业脱贫拔了穷根,荆楚大地还将继续“谋振兴”。
产业造血拔穷根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迅猛发展——
以“茶果菜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三大药谷”(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四座茶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五条水果带”(长江三峡优质柑橘、汉江流域优质砂梨、316和107国道沿线优质桃枣、三峡库区优质甜橙、幕阜山区和武陵山区优质猕猴桃)的“345”产业布局。
截至2020年底,37个贫困县茶果菜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2055.34万亩,其中茶叶486.13万亩、水果392.75万亩、蔬菜(含食用菌)674.22万亩、中药材502.24万亩。
贫困地区带贫益贫效果显著——
37个贫困县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887家、注册农民合作社4.5万家、注册家庭农场5.4万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农民合作社全覆盖,507个深度贫困村每村有2个以上带动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
构建“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78.8万户、236万人受益增收。
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增强——
培育3.57万个创业致富带头人,为65.69万户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6.09亿元,建成 5646座光伏扶贫电站,认定317家扶贫龙头企业和1354家扶贫车间,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达96.4万户、28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