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周雷 杨文
编者按
一粒种子,关系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守牢“三农”战略后院的关键要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近年来,我省现代种业产业链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种质资源保有量位居全国第四位,种业科研实力全国靠前。但种种挑战仍然存在。目前,除武汉外,北京、长沙、广州、合肥、济南等地都提出打造中国种都目标。如何振兴湖北种业?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打好湖北种业翻身仗》,敬请关注。
种质资源,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也是种业的“芯片”。如果说育种专家是“巧妇”,种质资源就是“米”。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打赢种业翻身仗,收集保护种质资源是必须要打好的第一仗。
7月20日,武汉。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人工气候室内,几十株水稻正在超40℃高温下炙烤。高温热害一直是水稻主要气象灾害,不但会造成减产,还影响外观和口感。眼前的这些水稻难道不怕热?
“这是从非洲引进的耐热型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研究室副主任蔡海亚介绍。他们从中筛选出耐热性好的种质,通过杂交把其耐热性转移到水稻品种,就能培育出抗高温水稻品种。
为抢救一份濒危种质资源,种质调查员翻山越岭——
与时间赛跑
最近,蔡海亚忙着带队参加全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同步进行的,还有全省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称,要用3年时间,摸清全省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主要性状,掌握变化趋势,发布普查报告,收集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炎炎夏日,挡不住调查员们的步伐。
6月4日,蔡海亚和同事在鄂西山区发现一株百年以上树龄的香橙树。村民说,此树果实可做调料、叶片制药可缓解耳聋。经专家现场判定,该树能在千米海拔的山上生长良好实属罕见,表现出潜在、独特的耐贫瘠、耐严寒、生长势强等特性。他们随即取下该树枝条、派专人护送回武汉,将作为优异的柑橘砧木资源研究利用。在一位老村支书家里,调查员们还收集到一种叫双须谷的当地特有谷子品种,种植它的农户已不多。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物种资源丰富。专家预测,全省可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有30多万份。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气候、自然环境变化,自然生态下的农业种质资源种类与数量显著减少,交通便利地区野生近缘植物消失速度加快。同时,伴随现代商业育种快速推广,一些古老的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
收集、保护这些眼前用不上的品种,意义何在?“或许将来用得上。”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说,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遗传基因,只是潜在利用价值还有待挖掘。种业之争的本质是科技之争,焦点是资源之争。谁占有更多种质资源,谁就掌握选育品种的优势、具备种业竞争的主动权。加快农业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妥善保护携带重要特性和基因的种质资源至关重要。
“种子库”搬新家,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上“双保险”——
化解“保种难”
在省农科院粮作所大院里,有一座不起眼的3层小楼。推开厚重的金属密闭门,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抽屉。
这里是原农业部立项、1978年建成的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也是我国最早投入使用的三个省级中期库之一,目前已保存近4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打开其中一层抽屉,只见每份种子用真空压缩袋包装,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个包装上还贴有“身份证”,标明种子名称、采集地、入库时间等信息。“这里真像一个种子银行!”记者忍不住感叹。
“也是一个种业创新的‘保险箱’。”种质创新研究室主任张再君介绍,该库先后为科研单位和企业分发、共享种质1.5万余份次。利用这些材料选育出水稻、小麦等1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种业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使用年限已40余年,目前,这个功勋“种子库”库容已达极限。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要求,我省预计到2025年种质资源总数将超过6万份,2035年将超10万份。怎么办?搬新家。
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依法实施精准保护。改扩建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建设省级种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对现有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圃和保种场提档升级,加强保护能力建设。
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存将采取活体保护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计划,普查结束后,将组织开展初步鉴定,根据濒危等级标准,制作保存一批遗传材料,为珍贵稀有濒危种质资源保存上“双保险”。
鉴定评价种质资源,搭建特色资源展示平台——
让资源“活起来”
2016年夏,接连强降雨,省农科院的试验田在一米多深的水中足足泡了26天。在玉米试验田中,一份叫白马牙的十堰地方玉米品种却顽强地存活过来。天生怕水的玉米怎么有了耐渍性?该院玉米团队宛如发现新大陆,对这份种质开展深度鉴定评价,成功找到控制其耐渍性的关键基因。
“光知道这份资源好还不行,必须搞清楚它为什么好。”团队负责人黄益勤说,没有鉴定与评价,就谈不上育种选种利用。
当前,我省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相对不足。究其原因,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基因挖掘,见效慢、周期长、投入高。绝大部分鉴定评价工作短期内都是“无用功”,科研人员动力不足。
如何唤醒“沉睡”的资源?《实施意见》明确对种质资源保护科技人员的绩效工资给予倾斜,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对种质资源保护科技人员实行同行评价,收集保护、鉴定评价、种质创新、分发共享等基础性工作可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保护收集、深度鉴定评价等种业基础研究通道也向企业敞开。
去年12月,省农科院与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企业——深圳华大基因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联合发起湖北省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库建设,加快现有种质资源研究。
今年1月,省农科院与湖北劲豹雄猪基因科技公司签协议,联合共建国内首个高端种猪选育示范基地,利用克隆技术,抢救性保护一批珍贵、濒危的地方猪种种质资源,开展种猪改良育种研究。
省农业农村厅还将对征集收集的珍贵地方品种和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种质资源进行展示,宣传种质资源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古老地方品种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提高全社会保护种质资源的意识。
“种质资源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造福产业。收集、保护是基础,高效利用才能让种质资源‘活起来’。时间、投入、耐心,一个不能少。”焦春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