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罗雪珊、通讯员刘小静)“几经磨难,生姜今年年底就能上市。第一年亩产量预计在4000公斤,收益可达10万元。”8月23日,在潜江市渔洋镇拖船埠村,孙涛看着茁壮成长的姜苗松了一口气。
孙涛今年41岁,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此前他一直从事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方面的工作。2020年10月,孙涛回到家乡,希望能够在农业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土壤肥沃、降水充足,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今年1月,在多番考量后,孙涛流转了2亩土地,开始试种生姜。
万事开头难,梅雨季节,大量降水,姜田排水受阻,第一批姜苗中仅有一成爆芽。开挖排水沟、搭建遮阳蓬、铺设水滴管,第二次尝试,孙涛向短板发力,投资6万元再次着手开“姜”拓土。今年6月初,第二批姜苗齐齐发芽,孙涛来不及庆祝就又要迎接新的挑战。
“除了光照和排水问题,虫害问题也是致命的。”孙涛告诉记者,生姜生来娇贵,同一地块连年种植极易导致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危害加重,继而造成生姜产量、品质急速下降。受虾稻共作模式启发,孙涛和山东专家讨论研究后,在姜田里实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第一年种生姜、来年种植水稻,如此循环,既可以解决姜田虫害问题,还可以保持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