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江治冲 通讯员龙杰 王昕
秀美鸣凤山,奔流沮河水。
极目远眺,一座美丽的城镇欣欣向荣;沮河沿岸,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远安县鸣凤镇瞄准打造高质量县域中心,聚焦“宜居”“宜业”两大主题,朝着“县域经济引擎、城乡融合示范、绿色城镇标杆、文明乡镇典范”的目标迈进,为远安打造湖北“安吉”,勇当全省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贡献“鸣凤力量”。
城乡融合,魅力鸣凤(摄影徐圣华)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居民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凤山社区“农家书屋”
鸣凤街头以远安楷模好人为主题元素的手绘文化墙
农村居民小区
创建全国文明城 文明成鸣凤最美的风景
文明之风拂远安,宜居宜业新鸣凤。
走进鸣凤镇北门村,村里一栋普通的民居,住着“了不起”的一家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易从梅一家。易从梅,远安县鸣凤镇一位普通的农妇,她21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用瘦弱的双肩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用乐观坚强的笑容面对人生苦难,用爱与责任呵护着至亲,支撑起家人的生命希望。用大爱温暖“渐冻”的家,易从梅的故事被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她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不久前,易从梅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鸣凤镇沮阳路上,一面手工绘制的特色文化墙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以远安楷模好人为主题元素,采取“一人一幅”的形式,将多位楷模好人的典型事迹、人物特点等内容通过墙画进行展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艺术感十足,使文明元素更好融入城市布局,引导市民向上向善。墙画人物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易从梅、罗必炎,中国好人胡小军、祁万新、宋继凤、汪桂英、张明凤和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方宇翔等。其中,鸣凤镇涌现出多位家喻户晓的楷模好人,成为人们心中一道无形的靓丽风景,美化温暖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今年1月,远安县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3月31日,远安县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将在未来三年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力争在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县城所在地,鸣凤镇成为远安“创城”的“主战场”。
早在2015年,鸣凤镇就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文明新风一直吹拂着鸣凤这座沮河之畔、诗意栖居的美丽古城。
勇当远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排头兵!时间紧,任务重,鸣凤镇加强领导,提高站位,形成强大创建合力。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把创建活动当作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今年9月鸣凤镇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鸣凤镇强调全镇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对标整改。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办群众之所想,使群众得实惠,让群众当主角,不断提高群众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全镇上下“一盘棋”,全面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走在鸣凤镇街头,随处可见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道路两旁停车位摆放整齐的车辆,路口有序等待红绿灯的行人……这座城市正在以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方式,向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看齐。
鸣凤镇着力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辖区内14个村(社区),组织751名楼栋长、73名村(社区)网格员和579名在职党员入户开展宣传,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及《征求意见建议书》各3.5万份,《征求意见建议书》回收率100%,共征求有效意见建议880条,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关心创建、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各个村(社区)着手布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在显著位置展示居民公约和市民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和讲文明树新风及文明健康公益广告等内容,积极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让创城理念深入人心。
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早在2019年鸣凤镇各村(社区)均按照“五有”建设标准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共有8个类型53支志愿服务队800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并形成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文明劝导、免费体检、环境整治等活动,切实将行动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不断完善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图书下楼”,凤山社区和东庄坪社区设置电子图书读书器,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电子图书。双泉村、北门村开展送戏下乡,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群众自发组织文艺活动爱好者组建6支文艺团队,各级政府给予充分支持,为他们提供演出平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凤德路终于通豁了”“这条路早就该还给我们老百姓了”……今年7月,在鸣凤城区凤德路“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现场,过往群众对正在清理占道经营的执法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凤德路、沮阳路均为鸣凤城区主要路段,平时人流量大、通行车辆较多。长期以来,两条路段“马路市场”问题突出,既对市民正常通行造成困扰,也影响市容市貌,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随着远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纵深推进,为积极回应群众“还路于民”的呼声,相关部门联合有效整治一些路段的“马路市场”问题,优化了市容市貌。同时,劝导沿街商户规范、文明经营,引导被劝离的摊贩到指定场所定点经营。
走进鸣凤镇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在鸣凤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形成了常态,全镇14个村(社区)开展全面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排查背街小巷、沿街店面、小区杂院等区域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情况,先后组织村居开展集中清理整治200余次,清理垃圾、杂物数百吨,拆除违建,对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整改到位。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和居民广泛参与,共同守护一个人居环境美好和谐的家园。
全民创建,创建为民。让群众当主角,让群众得实惠,让文明的观念入脑随心,让文明的举止如影随形。
7月13日,鸣凤镇鸣凤社区在翔宇小区开展积分兑现活动,现场共有100余人参加,其中,39名居民将自己所获得的文明积分兑换成日常生活用品。“我们辖区内所有居民只要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能得到相应积分,并用积分换取他们需要的物品,这样可增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让居民真正当小区的主人。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增强居民的自愿服务意识,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把小区打造得更加温馨、舒适、整洁。”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积分制”激励村民争当文明践行者。今年4月以来,鸣凤镇在双利村探索实行“村民积分制”考核管理机制。考核细则包括房前屋后是否有垃圾、是否有杂物堆放等18方面内容。每月由村道德理事会成员和村组干部到村民家中进行检查考核、评分,每月入户检查两次,全年考核24次,检查考核排名结果将予以公示。达到一定积分可以在村委会兑换相应分值的香皂、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村民种花植树、美化庭院等也可以获得加分奖励。
实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模式,让村民们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城热潮中去。不少村民告诉记者,“村民积分制”实行后,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了,村民素质也提高了,也更加注重保持环境卫生了。
用“加分”增添动力,让争优有劲头;用“减分”警示后进,督促其改进。不断总结创新完善,鸣凤镇逐步在全镇推广“村民积分制”,继续用好这剂“良方”,为促进乡村治理、引导村民践行文明行为发挥积极作用。
鸣凤镇还率先创新实行“点、派、评”志愿服务模式,同时与“积分制”管理有效融合对接,有困难找志愿者,大家争当志愿者。
“群众点单,我们的志愿服务队接单并完成任务,最后再由群众对服务直接作出评价。”双利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介绍,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做深做实,真正服务群众、惠及群众,自今年4月以来,鸣凤镇在双利村率先探索实行“点、派、评”志愿服务模式。村委会里专门设了“志愿服务点”,群众可以直接来“点单”,只要是通过志愿服务能解决的事项,相应任务就会派发给村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第一时间去完成相应事项。在服务活动完成后,由被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情况分档次进行评价,对于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事项将组织进行二次服务,参与活动的每名志愿者将根据评价获得相应积分。
“现在,有困难找志愿者,大家也都争当志愿者,在村里已经形成了习惯。”黄维华说。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鸣凤镇将在全镇推行“点、派、评”志愿服务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质效,更好助力远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城乡融合绘蓝图 “小”城镇承载百姓“大”幸福
绿色城镇,秀美乡村,城乡融合,协同绘就美丽远安,作为远安县城所在地,鸣凤镇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奋力打造高质量县域中心,鸣凤的“颜值”和“气质”彰显着远安践行“两山”理念、打造湖北“安吉”的信心和决心。描绘荆楚最美县域画卷,鸣凤镇重任在肩,机遇在前。
10月14日,全国水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远安召开,水利部、财政部以及各省水利相关负责人参会。在鸣凤镇北门村九子溪以水美居示范点,参会人员一下车就被九子溪特色乡居小区所吸引。该小区因地制宜、依水定位,紧靠九子溪河而建,占地面积75亩,建设农房78户,已全部入住。因背靠青山、前拥良田、紧邻溪流,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坡顶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山水田园意境。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荷塘垂柳……漂亮别致的民居错落其间,这是让城里游客都羡慕不已的居住环境。“今年十一期间,家里的民宿房间几乎都订满了!田园美景,舒适环境,地道农家饭,游客们非常满意。”“五十二号民宿”老板胡斌告诉记者,“如今不仅自己一家人住的舒服,还能增加收入。”旅游企业在村里聚居点建立了游客中心,吃住购服务配套,和临近的三峡水乡景区“功能互补”,为村里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在鸣凤城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类似北门村的村落正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近年来,鸣凤镇高质量打造全县乡村振兴试点村,争取资金1200万元建成双泉小区群众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九子溪特色民宿活动中心。以九子溪河和仙女畈农田为主景区,打造仙女畈步游道,移交市场主体运营。融资3亿元建成双泉、九子溪特色农房小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树立了样板。鸣凤镇坚持全域统筹、生态优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建设精致城镇、美丽乡村,构筑景城融合新格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项目服务创新优化。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近五年来共承接征地搬迁项目65个,完成土地征收6758亩,房屋搬迁1820户。城乡管理规范有序。完善城乡管理机制,通过开展“清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法建筑、彩钢棚、危旧土坯房35000平方米,清理生活、建筑垃圾3600吨,整治沟渠16000米,清理占道菜地1697处,进行植被补绿25000平方米,安装垃圾分类回收箱450个。改造老旧小区62个,新建智慧安防小区10个,新建公共停车场5处,基础条件不断夯实,城乡秩序明显提升。
鸣凤镇坚持民生改善、资源共享,幸福指数稳步攀升。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突出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镇2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花园村整体出列,全镇实现全面脱贫。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计生奖励扶助等惠民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帮困资金1713万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284.85万元,通过“阳光超市”向困难群众发放生活必需用品805件。公共服务稳步提升。出台《鸣凤镇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方案》,投入资金118.5万元改善软硬件设施,校园管理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创建,高标准建成社区运动健身中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顺利完成“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创新联动联调机制,接待来信来访群众650批次1125人次,接受各级转办件435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50余起,化解率达98%。北门村易从梅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全县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雪亮”工程,社会治安现代化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凤山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鸣凤镇连续三年被评为宜昌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近五年来,鸣凤镇坚持稳中求进、力破新局,镇域经济竞进提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近稳增长、远谋转型,镇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建立“1+1”驻企服务机制,妥善处理重大遗留问题,协调督导4家企业转型升级,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18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调整形成以竹、旅、药为主导的农旅融合产业结构,雷竹种植达1600亩,农业专业合作社增至17家,家庭农场25家。打通城乡融合循环通道,投资18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维修,投资500万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北门城郊自产自销农产品“三制”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点,有效提升农产品安全品质。全域旅游如火如荼。聘请专家团队进行整体规划、个性指导,鸣凤山成功创建4A景区,“三峡水乡”获评3A。以花园、凤山、北门、双泉“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宜居村庄”和生态旅游特色乡村,花园村、北门村、凤山社区获评星级景区村落。
我为群众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
“真是谢谢你们呀,又帮我在田里摘冬瓜,还帮我找好卖家,真是帮了我大忙,辛苦你们了”,10月15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易从梅对来帮忙的志愿者感激地说道。
今年易从梅家的冬瓜大丰收,销售却并不顺利。老人家看着田里滞销的冬瓜实在是发愁,于是决定向鸣凤镇政府寻求帮助,希望能尽快找到销路。
鸣凤镇听闻后迅速组织“小巷先锋志愿服务队”展开行动,志愿者来到易从梅家中,大家明确好各自的分工,有的当“收割员”,拿上镰刀到田里摘取冬瓜;有的当“运输员”,将冬瓜整齐地放到空地上;有的当“记账员”,把冬瓜的重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算好价钱,不到半小时便将1000多斤的冬瓜装好车、算好账。易从梅看着刚刚入账的菜款终于松开紧皱的眉头,露出幸福又喜悦的微笑。
今年来,鸣凤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依托魅力鸣凤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打卡学党史”专栏,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推送优秀的党史故事;同时,结合“双报到,双报告”等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积极入户开展宣传,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通过镇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读书班、每周例行学习、观看《党史故事100讲》视频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督促全体党员干部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3月底以来,组织开展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史学习教育6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4次,多次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及县委宣讲团成员到镇里开展宣讲,开展每周例行学习9次,在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中国航天科工六院江河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演讲比赛活动及“万众一心跟党走”网络红歌视频大赛活动,认真参与筹备“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县文艺晚会;组建“百灵鸟”青年干部宣讲团到各村居,重点针对党员代表及流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2次。
鸣凤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针对班子成员制定了任务清单责任分解表,为机关干部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聚焦群众关注的焦点、痛点和堵点办实事。目前,全镇共收到具体问题74个,正对照问题逐步逐个落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