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朝阳 江卉 李婷
编者按
答好必答题,奋进建支点。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目标定位,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
湖北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3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多个县市区深入企业车间、项目工地、田间地头蹲点调研,探访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整体战的举措和作为。
即日起,本报推出“答好必答题·行走县域看落实”专栏,敬请关注。
曾经,坐拥鄂钢,鄂城挺起了工业脊梁。如今,让鄂城人引以为傲的是——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鄂城区峒山村考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殷切期望,正在变为现实。
地处鄂城,亚洲第一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通航在即,“空中出海口”呼之欲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冲刺县域经济全省十强、全国百强,鄂城全域正加速从“钢铁之城”迈向“空港之城”。
作为湖北典型的重工业县域经济体,鄂城区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探索?3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作了调查。
探索一:33家机关单位腾出办公楼,建起社区党群中心
“今天,我的‘流动办公桌’搬到造纸厂小区,欢迎前来咨询。”一张可移动折叠的办公桌,选一处露天场地,这就是鄂城区凤凰街道滨湖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王彩兰的流动办公地。
“‘流动办公桌’搬到一线,这是服务居民的新探索。”滨湖社区党委书记周思夷介绍,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漏水、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多,为了让老年人少跑路,就想到了设立流动办公桌。
一张“流动办公桌”进了小区,也打开了居民的心门。去年以来,“流动办公桌”解决居民“烦心事”数百件。
从管理到治理,改变不止于此。
滨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900平方米,由鄂城区检察院办公楼改造而成;
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260平方米,由鄂州市城管执法大队等3家市直单位办公楼改造而成。
在鄂城区,类似由机关单位腾退办公楼改造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有33家,“全部是寸土寸金地”。
“有了阵地,我们建成全市首个城市书房,免费开放;开办全市首家‘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居民乐享诗意生活。”鄂城区镜园社区党委书记王清说。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治理的追求,把群众的痛点作为治理的重点,把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治理成效的标尺。
“一茬接着一茬干,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与远方’。”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说。
探索二:“无中生有”招大引强,“热带雨林”做强空港
逗号大小的玻璃壳,紧紧包裹着一个小“黑点”,这款“鄂城产”测温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畅销,供不应求。
“订单排到了5月。”3月14日,位于鄂城区的武汉特普生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测试芯片。副总经理王俊介绍,这款只有几根头发丝粗细的测温芯片是基础元器件,大到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小到手机、电饭煲,都少不了。
特普生公司来自深圳,主要生产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新型敏感材料,在国内同行中稳居前三。产业链两端都在外,特普生为何选择鄂城?王俊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2020年10月,特普生公司总经理张慧回鄂州探亲,顺便咨询企业落户问题。
得知消息,鄂城区招商中心负责人立即和张慧联系。很快,服务专班追到了深圳。当年11月,签订落户合同。
企业立项,区发改、经信局提供“110”服务,一个工作日、一个部门、零收费;
办理证照,区招商中心全程帮办;区供电公司、樊口供电所提供电力增容服务;
协调厂房,区服务专班推荐一处占地53亩的空置厂房;
即将投产时,特普生遭遇“招工难”。专场招聘会3天招到300人,解了燃眉之急。
“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3个月。”王俊感慨,“鄂城速度”堪比深圳。
落户不到一年,特普生实现销售额7000万元。目前,公司80%的产品线都已搬到鄂城。“预计今年产值突破1.2亿元。”王俊说。
“无中生有”招大引强,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打造鄂州“小光谷”,鄂城区还引来悦科大数据产业园。区长夏鑫介绍,这是鄂城建区以来单体投资最大项目。
记者看到,产业园工地车辆穿梭,数据中心楼等正加紧施工。项目负责人说,两期全部建成后,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或将改变鄂城乃至整个鄂州市的产业格局”。
鄂城区委书记董国平表示,鄂城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打造城市发展竞争力的主抓手,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培育市场主体蓬勃生长的热带雨林。2021年,该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个,新开工项目20个。今年,计划新签约亿元项目50个以上。
探索三:将乡愁化为“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始终铭记于心、实践于行。”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党总支书记伍冬说,这些年,村里一年一个样,举办“峒山葡萄节”,开展危房改造,加固东进路、整治四线港。近5年来,变化更是翻天覆地,修路、治港,还建起苗木基地、湘莲基地,大伙的日子节节高。
走进峒山村,古朴民居整洁有序,乡村公路通村入组,成片农业基地绿意盎然。
“咱们峒山村又迎来新机遇!”长港镇党委书记刘胜利介绍,就在记者采访当天上午,湖北鸿辉机械有限公司与长港镇签订协议,投资1亿元,打造长港峒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
稻田火车、共享农庄、缤纷花海……在鄂城区杜山镇旭东村,一块撂荒地将迎来美丽蜕变。
“我们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争取‘五一’试营业。”项目承包人、李太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兵介绍。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伍冬说:“通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总书记叮嘱的三个‘绝不能’,我们做到了!峒山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为16700元,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900元,已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不仅在峒山村,几年来,鄂州全市上下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鄂州落地见效。”孙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