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沙洋探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规模种田 农民流转地 村集体来种

发布时间:2023-01-1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李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要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新闻故事

去年夏天以来,沙洋县在全省率先探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村集体利用社会化服务统一耕种,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又破解了部分冬闲田无人耕种的难题。去年11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沙洋蹲点调研。

40个村试点村集体经营流转土地

去年11月9日,记者从沙洋城区驱车两小时,赶到沙洋县毛李镇江新村。

一块块四四方方的田里,整齐地盖着稻草“被子”。

“这是村集体种的赤松茸菌。”说话间,村支书鲁志刚轻轻掀开稻草,拨开一层土,露出一簇簇白色菌丝。村那头,连片的冬闲田一点也不“闲”,都种上了油菜、小麦等。

鲁志刚介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的村民仅40%。大部分田只种一季夏稻,冬季一般闲置。

沙洋县经管局指导,江新村股份合作社尝试流转村民土地,种植赤松茸菌、小麦、雪里蕻和油菜,以增加村集体收入。

“445亩小麦,50亩油菜,15亩赤松茸菌,10亩雪里蕻。”鲁志刚介绍,村级股份合作社200元一亩,流转520亩冬闲田耕种,今年种水稻前还田于民。

村集体流转冬闲田,受到多数村民欢迎。“15亩冬闲田流转费3000元,种油菜后长草少,秸秆可以肥田。”江新村村民卢明贵说。

村级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耕种,沈集镇柴岗村走在前面。2019年,村集体300元一亩流转闲置岗地180亩种花椒,持续至今。

沙洋县经管局局长王家平介绍,该县40个村去年试点村集体流转土地耕种,共流转16280亩,其中季节性流转冬闲田14000亩。

因地制宜,放大“集”的效益

与一般企业、合作社相比,村级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经营,优势在哪儿?

熟悉村里情况,因地制宜效率高——

“村支书兼任村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熟悉全村土地情况,可长短期结合灵活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利用。”王家平说。

五里铺镇显灵村“老八组”水源条件不好,29户村民中14户村民不种田,因此该片580亩田村股份合作社实行全年流转,规模化种植水稻、油菜。

江新村家家种再生稻,再生稻10月收割,此时已过油菜播种期,大部分田冬季闲置。因而村股份合作社选择季节性流转,引入机械移栽技术,移栽油菜。

村民有天然亲近感,支持力度大——

记者蹲点发现,村股份合作社更大的优势在于,易赢得村民信任,与村民有共同利益,可获得大多数村民支持。

“田流转给村集体,大伙儿都放心。”卢明贵坦言,不担心合作社跑路,村集体赚了钱,美化建设村庄,大伙儿都受益,集体经济壮大了,未来还有分红。

方便整合资源,提升效益——

村集体可以充分利用财政补贴、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村里各项资源也方便统筹,比如拾回桥镇杨场村两个晒场、两个仓库,显灵村“老八组”的灌溉渠系、闸站等,村集体都可使用。沙洋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在前列,通过村集体协调,耕种管收可以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冷库、仓库等可以共建共用。“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就能降低村级股份合作社运行成本。”王家平说。

金融赋能,保险制度托底

流转土地的目的是增加收益。收益与市场紧密相连。在市场里角逐,村级股份合作社如何扬长避短、防控风险?

王家平介绍,目前处于探索期,所以县经管局倡导各村种植价格稳定、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作物,少量种植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较大的农作物。各村以种油菜、小麦、水稻为主,小麦、稻谷有国家保底价收购,荆门正倡导种植高油酸油菜,菜籽收购财政每斤补贴0.6元,经营风险较小。

同时,订单化种植也降低了村级股份合作社的经营风险。五里铺镇显灵村与企业签约,油菜籽由荆品油脂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全部收购,优质香稻由楚稻香粮油合作社以1.75元/斤托底价收购。“15亩赤松茸菌专业技术性强,种苗、技术都由专业合作社提供。”鲁志刚介绍,江新村与沙洋克勤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签订协议,鲜菇按3元/斤保底价收购。

毛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17个村参与试点,流转土地4000亩,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

“我们配套建立了金融赋能和保险托底制度。”王家平说,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为村级股份合作社担保,向建设银行沙洋支行融资,利率比市场利率低1.2个百分点,县财政另给予实贷金额3个点的补贴。显灵村融资40万元,首批10万元已入账,用作启动资金。

遇到自然灾害,还有保险托底。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人寿保险沙洋公司签订合同,保费水稻19.8元/亩、油菜2.5元/亩,该村500亩油菜1250元保费已交付。如因天灾绝收,最高赔水稻1100元/亩、油菜340元/亩。

群众感言

发展规模经营,村集体有收益,村民省事又增收,大伙儿都支持。我年纪大了,20多亩田种不过来,农忙时全靠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收割。土地流转后,每年有一万多元收入,儿子也不用一心挂两头了。

——沙洋县五里铺镇显灵村“老八组”村民 马显金


下一篇:湖北省农科院诞生我国首个通过 国外审定的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