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一家三代村医 守护全村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6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胡永端在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杜迪纳

59岁的胡永端有“两辆车”,一辆电动三轮车,一辆轮椅。

他是咸丰县高乐山镇芭蕉溪村村医,下肢瘫痪。

以前老伴杨小菊用轮椅推着他走村入户出诊,路遇沟坎,只能背他过去。2016年村道硬化,他就买了电动三轮车,仍需老伴陪着。“我这辈子,于公于私都离不开她。”是个幽默的胡医生。

50多年了,芭蕉溪村村民喊“胡医生”从没改口。“老胡医生”胡秀准,是胡永端的父亲;正实习的“小胡医生”胡红,是他女儿。他明年退休,女儿接班。

医者仁心 三代传承

胡秀准1937年生,年轻时拜师老中医,1968年从赤脚医生干起,一直干到儿子接班。胡永端1982年随父学医,1995年考取行医资格证,正式当村医。胡红2015年卫校毕业,曾不想从医,外出打工3年,架不住家风传承,回来了,边给父亲打下手边学习,现已从湖北中医学院成教学院毕业,并考取了行医证书。

“望闻问切,父亲最重‘望’,他记性好,上次看了你,下次不管多久见到你,你的气色他仍记得。他话多,天天苦口婆心劝村民,防病比治病重要。”胡永端说,“他是个天生的医生,我是个天然的医生。我从小跟他到处跑,他出诊,我看他出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后来学医,自自然然,从没想过我可不可以去干别的。”

2011年,重度类风湿让他站不起来了,就把读初中的女儿叫过来,“姑娘,你要学医哈,回来当村医。”小丫头想都没想,点头。直至从恩施卫校毕业,胡红才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大城市当医生、硬要回来当村医?秉着一股年轻的倔强,她抛弃了医学,去福建古田打工做服装。但初始的兴奋没过多久,她就想父亲了。父亲已瘫痪,想起妈妈背他上轮椅,一家一家给人看病,她就心疼,每次给父亲打电话,聊的却是张家李家的头疼脑热。终于,一个晚上电话一挂,第二天就坐上火车,胡红回来了。

胡红26岁,现已结婚,宝贝女儿两岁了,小家安在咸丰县城,丈夫做工程监测,总在外面跑。她每天早晨7时起床,带着女儿,开车40分钟,赶到芭蕉溪村卫生室,父亲坐在轮椅上,一身白大褂穿戴整齐,已在忙碌了。

党群同心 守护健康

胡永端一直感谢党和政府对群众健康的关心。

“以前条件差,卫生室就在我家里,一间房,村民来开药、打针输液,人挤人。2016年县里投入3600多万元建标准化卫生室,覆盖全县。”芭蕉溪村卫生室是2019年启用的,投资20多万元,治疗桌、药房、诊断室一应俱全,就连卫生间也装上供肢残人使用的扶手架。“条件比以前高出不晓得几多倍,病人很有舒适感。”胡永端说。

胡红说:“村医是个桥梁,工作主要是规范化、档案化,全村1054人,都已建档案,输入电脑,手机里也同步更新。除了全体免费体检较忙,一般时候还好。老病号的病情一目了然,我们根据每位病人的情况确定时间回访、送药。这项工作现在主要是我在做,父亲行走不便,村民的具体情况我也需要进一步熟悉。”

胡永端说,现在最担心的,还有人习惯“扛病”,不舒服,不说,拖成大麻烦怎么办。“出行越来越方便,去镇卫生院才半小时。条件越来越好,就有恃无恐。我每到一个塆子就喋喋不休‘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据胡红讲,跟很多村民签约“家庭医生”,都是跑到他们田埂上签的,不是地里太忙,而是健康意识还没跟上。

父女俩爱岗敬业,对全村高发病进行梳理排列,高血压最多,其次是糖尿病,再后是肺心病……他们与镇卫生院的联系24小时畅通,万一有个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送去治疗。

“疫情防控仍在抓,但不像以前紧张了。”胡永端说,全县免费发放布洛芬片等药物,父女俩一家家送,还专门为基础病病号建群,每天提醒,有不舒服及时告知,不要受寒,不要感冒,网上的热炒不要盲信。

春节七天假,阳光煦暖,芭蕉溪村喜庆热闹。卫生室除夕休假半天,其余每天照常开门,基本没人来,胡永端摇着轮椅去场子里晒太阳,遥望山上的积雪,慢慢化了。


下一篇:“共话二十大·走进书屋看变化”活动走进罗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