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生机涌动的产业基地、一座座干净整洁的秀美村庄、一张张洋溢幸福的淳朴笑脸……走进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曾经的红色大地上,已然铺就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振兴坦途。
2021年以来,团风县抢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机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937万元,撬动行业部门投入项目资金3.2亿元,市场主体投入3.5亿元,将环牛车河水库片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带动水库片区周边3个乡镇近6万人增收致富。
团风县贾庙乡牛车河水库片区5000亩油茶基地。
兴文化厚植红色底蕴
“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在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内,讲解员正为前来参观学习的70余位青年干部讲解团风的革命历史。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团风县杜皮乡,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3A级景区、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年平均接待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烈士亲属等逾45万人次。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紧邻牛车河水库片区,是鄂东地区红色革命胜地。2021年,团风县确立以经济发展带动红色建设,以红色旅游助力经济发展的红色发展路径,将黄冈革命烈士陵园项目建设纳入全县“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作为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总体布局中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来,示范区深挖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推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厚植红色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擦亮红色名片,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杜皮乡杜皮村借助示范区建设契机,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红一绿”党建示范点,建成“两塆两馆两基地一校一街一旧址”,高标准完成原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旧址修缮、布展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三同”教育基地、杜皮乡党委党校(乡村振兴学校)、茶香公园,与中心县委旧址、黄冈革命烈士陵园、豆腐一条街等串点成线,形成方圆6平方公里的红色文化集中区、红色旅游区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红色团风,名人故里。红色精神永垂不朽!”在参观了杜皮村红色旅游区后,湖北省选调生罗余洒感慨万千。
旺产业深促三产融合
“以农为主、以游来促、连片发展”,这是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产业发展之道。
一次次专题调研、专家论证、湾组夜话后,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提出,打破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3个乡镇的地域界限和行政壁垒,跨区联动,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化、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走“三茶五花”农文旅融合之路。
“杜皮乡几乎村村都种茶,但以前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示范区启动后,全乡推进标准化有机茶园创建,有4个村的茶叶基地超过千亩,配套新建3500平方米黄大茶加工厂、农产品特色馆,并探索实施‘项目基地+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杜皮乡党委书记明齐利介绍,“村里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村民收入有保障,干劲更足了。”
总路咀镇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建设了60亩高标准自动滴灌式花卉大棚,栽培月季花、桃花、桂花、梅花、杜鹃花,发展现代花卉种植产业。依托牛车河水库的秀美风光,总路咀镇白坳村引进在外党员、能人回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紧邻的宋坳村连片建成500亩果冻橙基地、35亩大棚草莓基地、35亩大棚香菇基地等农业产业配套,成了环牛车河水库红色旅游公路上的一颗颗“明珠”。
“我们以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展绿色经济,做活山水文章,走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让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贾庙乡党委书记马海峰高兴地说。贾庙乡坚持“一游两茶”全域发展格局,积极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建造高标准油茶基地5000亩,为500亩白茶基地配套灌溉设备,修建15公里环库旅游彩虹产业路,建设桃林间作农旅综合体、十里画廊景观带等,推进茶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振兴之路。
产业兴则面貌新,大格局、大投入带来了示范区的大变化。在示范区内,集休闲度假、采摘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别山传奇家园与烈马回头庄园交相呼应,水库沿线农家乐鳞次栉比;东岳花海美不胜收,成为打卡拍照的热门地;传统村落百丈岩得到保护性开发,重新焕发迷人生机……红色旅游区、休闲康养区、农旅融合区、传统村落区“区区相连”。
示范区还不断完善区内旅游设施,通过打造环库旅游产业路、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架设跨库桥,将特色农业、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文化等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补齐了旅游经济“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要素,拓展了“商、养、学、闲、情、奇”六大发展要素,形成一步一景、景景相连的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了从“过境游”到“过夜游”,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华丽转变。
如今,示范区内,“农、林、文、旅”于一体、三产融合的产业示范基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优治理带来山乡巨变
“村庄变美了!出门就是水泥路,家家门前绿树成荫,自来水通到庭院里,村里有了休闲娱乐的广场,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都是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大变化。”细数村子这两年发生的变化,牛车河村樟树湾村民邵代进赞叹不已。
改造前的樟树湾,道路狭窄,污水横流,群众随意私搭乱建,居住环境堪忧。在示范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中,樟树湾结合原有青砖黑瓦的建筑风格,坚持修旧如旧,整饰农房立面,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改造后的樟树湾,建筑白墙黛瓦、坐落有序,环库彩虹路自湾前经过,成了湾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游人驻足打卡的“网红”地。
与人居环境同步提升的,还有示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精致典雅的灵润桥,使过去闭塞的山区一桥架南北,富路通四方;25公里的产业路,犹如一条彩虹将9个行政村一线串珠、一路驰骋;一座座休闲观光驿站、停车场、文化广场、产旅文化画廊的建成,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提升了沿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和谐新风也吹进了示范区的村村落落、湾湾组组。
2月26日上午,中建三局在牛车河村开展村企共建文化下乡活动,邀请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演出黄梅戏《墙头记》,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让村民在笑声中领悟“孝道”。
作为示范区的中心村,牛车河村积极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2022年6月份以来,牛车河村扎实开展“四好两美”评选活动,通过湾组群众全员参与初选,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最终评选出“好婆婆”10人、“最美家庭”2户、最美庭院2户,并在村文化宣传栏将“四好两美”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真正起到示范引领新风尚的作用。同时,强化党支部服务意识,逐步提升党支部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创建“五会一队”基层治理体系。推广使用“积分制”管理办法,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这是示范区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乡村美,看“颜值”,更看“气质”。示范区建设以来,县、乡、村三级联动,不断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以党群“湾组议事会”为抓手,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心声,共同商讨示范区项目发展事宜。在群众知晓度及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基本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下一步,团风县将进一步巩固示范区建设成果,坚持‘ 五大振兴’同步推进,为全面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不懈努力。”团风县委书记何永红说。
(作者张松林,系湖北省团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常务副指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