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人才振兴> 正文

随县残疾农民付本发——“一镐一锹一草垫”绿了300余亩荒山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彭小萍 通讯员 江开军 徐保成
  编者按
  荆楚大地,道德群星璀璨,点燃新时代精神火炬。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先进典型榜样力量,引领和激励全省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本报今起推出“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湖北精神”专栏,浓墨重彩报道道德典型先进事迹,用可敬可信可学的鲜活故事讲述湖北人自强不息的品格、勇立潮头的胆识、包容开放的胸襟、爱国报国的气度、奋斗奋进的激情,彰显和塑造新时代湖北精神,敬请关注。
  一镐、一锹、一草垫,他拖着残障之躯腾挪荒山植树。
  坚持45载从不言弃,他给5座荒山披上了300余亩绿装。
  他活成了一棵树,挺拔起一座山。
  他叫付本发,随州市随县高城镇七里塔村65岁的残疾农民。
  拖着残障之躯植树40余载
  7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七里塔村采访。付本发家的房前屋后,高耸的银杏树、柏树、桂花树等环绕着庭院,烈日下绿意盎然。
  “常年有绿,四季有花,这些都是我种的。”在付本发心中,绿色是他的信念。
  极目远眺,青山连绵,一棵棵树凝成一本自强不息的厚重书卷。
  1978年1月20日,参加水利工程建设时因突发意外事故,年仅20岁的付本发高位截瘫。
  忆及45年前那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日子,坐在轮椅上的付本发淡然从容。
  付本发也曾一度消沉迷茫,失去了前进方向。躺在病床上,收音机成了他最好的陪伴。当他一次次听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10年绿化湖北”的宣传,突然心动了。
  “小时候,村里到处是大树,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几乎都砍光了。”付本发萌发一个念头,在荒山种树,既为改变村庄面貌出力,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对此,家人不忍。父亲心疼地劝他,别人种树不费什么劲,你都残疾了,那得多苦啊!但在付本发坚持下,父亲默默地为他特制了镐锹和草垫。
  1978年冬天,付本发拄着拐杖来到椿树坡,开始了“一镐一锹一草垫”的垦绿之旅。
  最开始,付本发坐在草垫上挖树窝,完全用不上力,一天下来浑身汗透,都没挖好一个树窝。他没有气馁,尝试着改变动作习惯,一次次地摸索窍门,每天坚持12个小时。
  一个月,他种了18棵树,成活13棵。
  3个月,他种下了300多棵树,大部分成活。
  40多年,他从一座荒山“走”向下一座荒山,用绿色装饰了5座山头。
  300多亩绿树成荫背后,是他坐烂的100多个草垫、挖钝的100多把镐锹,是他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汗水滴灌。
  把每棵树当成自己的“孩子”
  青春不再,但有青山相伴。
  “以前是寸草不生,现在种啥长啥,没有比看到绿树成林更高兴的事了。”说起种树,付本发掩饰不住满脸的开心,仿佛回到曾经的青葱岁月。
  付本发把每棵树当成自己的“孩子”。在镇村帮助、付本发带动下,当地成立了护林志愿服务队,精心养护守护满山苍翠,多年来未发生一起盗伐和火灾。
  2020年,付本发将价值200多万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镇政府,“这不属于我个人,这点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乡亲和爱心人士的帮助。”
  全国自强模范、地球奖、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荆楚楷模、湖北好人……随着付本发的感人事迹传开,他获得了一项项荣誉称号,也感动了无数人。
  年逾七旬的上海市民熊子骏,是众多向付本发捐资捐物爱心人士中的一员,被付本发称为“最熟悉的外乡人”。
  1998年,熊子骏被付本发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故事感动,主动联系并鼓励付本发。
  25年来,除了捐款支持,他还不定期采购各种树苗,请付本发种植养护。4年前,付本发凑了5000元寄还给他,又被退了回来。
  “自立、乐观、坚强,这就是付本发!”村党支部书记万菊告诉记者,一些村民想在房前屋后种树,付本发听说后送去树苗,不要一分钱。有的村民生病住院,生活条件并不宽裕的付本发也总是300元、500元尽爱心。
  长期植树造林,付本发在学习中摸索,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他无偿向本村和周边村农民传授,200多农户靠种植经济林走上脱贫致富路。
  去年,付本发因病住院,今年2月出院后一直在家休养。
  “一生做好一件事。以后很难继续上山种树了,但我要一直守着这片森林。”付本发说,绿水青山是他的梦想,也是初心,永远不会变。

上一篇:3年招引高层次紧缺型人才129人 保康出真招破解偏远山区“引才难”
下一篇:发挥海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院士、博士为小山村播下致富种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