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利川扶贫工作队的三位“爸爸”

发布时间:2016-12-0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吴文娟 通讯员 卓芝琴 龚蕾

在利川市南坪乡黄田村,有3位“爸爸”格外受孩子们喜欢。他们是湖北中烟扶贫工作队队员谭林、何献华、梁连新。

帮给百元零花钱,爱心与期冀的交融

9年前,一场大火,夺去了在外打工的牟岚父母的生命。家里留下年迈多病的老人和8个月大的牟岚,相依为命。

看到别的同学有父母接送时,牟岚总是悄悄躲在一边。

孩子缺少的不仅是物资,更是爱,一种为人父母的责任压在队员们肩头。何献华和梁连新一起到牟岚家,和老人拉家常,去学校了解学习情况,给予孩子关爱。

何献华决定每月给孩子100元补贴生活、学习。但是,这笔小小的资助怎么给?工作队员费尽了心思。

最后,黄田村两委受托出面,聘任牟岚为村里的“环保小卫士”,何献华按月将100元作为劳动报酬发给他。“他在上学和放学途中,遇到垃圾就会主动捡拾,这既培养了自食其力意识,也带动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何献华说。

帮选一次专业,让梦想更贴近现实

张兰今年16岁,3岁时,妈妈离家出走。智障的父亲、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贫如洗的家庭,张兰变得孤独自卑。

工作队员了解情况后,一有空就和她谈心,帮她建立自信。“我们的‘女儿’很优秀。”谭林和何献华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张兰听了,心里暖暖的。

张兰喜欢跳舞,梦想考艺术学院。但是,艺术专业对学生体型、身高有较高要求,还要有长期训练和专业老师的指导,这笔花费不是普通农村家庭能承受的。

如何让张兰的梦想与现实结合?“你可以把跳舞当成一种爱好,上了大学,学校里有舞蹈社团,你有的是机会学习和锻炼。”“爸爸”们建议。

今年9月,张兰考上江汉大学,攻读教育专业。她说:“我要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帮拿一个主意,放飞一个家庭的希望

“多亏谭爸爸,我才能安心上学。”1日,黄田村陆丕胜的孙女陆紫千激动地说。

陆丕胜今年80岁,儿子5年前去世,留下一对未成年的孩子,整个家就靠媳妇在县城打工挣钱,一个月仅1200元。

为帮助这个困难家庭,谭林当起了陆丕胜的儿子,三天两头就跑过去看望陆丕胜老两口,看看家里缺什么。得知老人为了不给媳妇增添负担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时,谭林总是开导他们:“两孙女上学的事,有咱们中烟支持的专项教育扶持资金,你们就安心。”

谭林家在利川城区,每次回到家,他都会带上妻子去看望在城区上学的陆紫千,嘱咐她照顾身体、安心学习。“小谭,有人建议我养乌龟,长势快收益好,你帮我拿拿主意。”一次拉家常时,陆丕胜老人说。

谭林沉思了一会儿说:“确实有人养乌龟很快发家致富,但是乌龟养殖需要技术,还要劳动力。工作队已为您规划好了,争取了4亩车厘子经济果林,这里气候适合种植,而且买了100只土鸡苗,咱呢,就发展生态散养,把鸡赶到山上吃虫子。您有养鸡的技术,身体也吃得消,至于怎么销,我们也都给您找好了……”

目前,陆丕胜的4亩经济果林种起来了,长势喜人;土鸡在林中散养,绿色生态品质好,工作队员帮他在朋友圈里销售吆喝,被预订一空,收益不赖。

如今,村支委都习惯以“爸爸”来称呼工作队员,村民们也习惯了孩子们经常往工作队驻地跑。因为那里,不仅有吸引孩子们的各种课外书籍、辅导课程,还有教育他们要勤劳自立自强的“爸爸”们。

上一篇:保康阮家湾村创新扶贫思路 村民“踮起脚”勤劳致富
下一篇:武汉市残联精准扶残助残提升幸福指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