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荆门:到2016年底贫困人口减少129295人

发布时间:2017-10-1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阅读提示: 2015年7月,我市启动精准扶贫工作。1162个工作队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村制定规划。到2016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出列79个,贫困人口减少129295人,全市存量贫困人口不足10万人。

2014年,全市精准识别贫困村210个,贫困人口21.9万人,全面小康的进程,不容松懈。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荆门在全省同类城市中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荆门人的话,掷地有声。

从2015年7月正式启动,到2016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出列79个,贫困人口减少129295人,全市存量贫困人口不足10万人。

这意味着,过去的500多天里,平均每6分钟荆门市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全面小康的路上,荆门脚步铿锵。

精准扶贫不让一人掉队

2015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座谈会上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同年7月7日,全省传达学习讲话精神。随即,荆门召开了中共荆门市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7月底,市县两级1162个扶贫工作队、3486名工作队员、498家企业全部进驻到村。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脱贫全部‘销号’、贫困乡镇脱贫全部‘摘帽’,贫困群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决定》就是军令。从这一天起,荆门正式打响了精准扶贫攻坚战,明确了未来三年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荆门市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等蓝图绘就,荆门贫困人口的脱贫梦从这一天开始。

2014年,贫困人口尚有21.9万人,贫困村210个。小康路上如何不让一人掉队?非常之功,需要非常之策。

压实责任,荆门毫不含糊。市主要领导每人包联一个贫困村,一竿子插到底,带头抓督办、擂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上阵,走访贫困村、贫困户,讲政策、送温暖、促发展成为工作常态。

指挥部、作战图……脱贫攻坚,荆门吹响“战时”号角。从市到村各级均建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党政一把手领衔出征担当先锋。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挂起作战图,层层签订“军令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在屈家岭管理区罗汉寺办事处艾家岭村村部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的墙上,一幅艾家岭村的地图赫然在目:24户贫困户的分布、脱贫时间、脱贫路线、军令状和产业发展规划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作战图,从山区到平原,从集中连片贫困区到插花贫困带,从县市到乡村,随处可见。

有了作战图还不够,要实实在在进村入户,一户一策制定扶贫方案。21.9万人、7万户,重新甄别、精准识别,每一户的具体情况都是驻村工作队队员用脚走出来的。

今年,荆门市在精准识别上取得新进展,集中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通过调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增9851人,核减19690人。

不让一人掉队!这是荆门市委、市政府对贫困户的承诺。目前,在“荆门战区”的地图上,近4000名扶贫干部正奔走在前线,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3年之内,红旗将漫卷荆楚!

产业挑起脱贫大梁

创新机制、发展产业、搞活经济。荆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扶到根子上。

2016年初,荆门市明确提出了“三个一”目标,即全市210个贫困村每村都有一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有1个以上支柱产业,每个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都加入1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好政策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于是,一个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的创新发展体系建立起来!

钟祥市绿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最早一批参与到精准扶贫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从合作社与钟祥大柴湖经济开发区马南村“搭配”在一起后,马南村的贫困户就有了盼头。

“我们用工需求量大,仅2016年,合作社的季节性用工就达2万多人次,劳务支出200多万元。在用工中,贫困户优先。”钟祥市绿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鹏说,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让周边群众摆脱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桎梏,实现了家门口致富的梦想。

村民王天龙一家4口人,只有4亩多地,2015年自己种田时,年收入2340元。而2016年他将土地流转后,就近务工。流转费加务工收入1.8万元,他家一下就摆脱了贫困。

目前,荆门参与精准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41个,流转土地30万亩。在贫困地区基本构建起以花卉苗木、油茶、代料香菇、中药材、虾、龟、鳗鱼以及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覆盖带动贫困户16477户53671人参与农业产业化链条,吸纳贫困人口25809人务工。

不仅如此,荆门还依托旅游资源重点扶持京山绿林、东宝马河等5个镇创建旅游脱贫示范乡镇,扶持10个旅游脱贫示范村、300个旅游脱贫示范户。

有资源的发展优势产业,没资源的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光伏发电扶贫,确保在20至25年内每年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全市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站253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有产业、有项目,贫困户除了流转土地、打工,还有更好的增收途径吗?

有!入股合作社发展产业或股息分红。

荆门市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金融扶贫“支点”,创新开展小额信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41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吸纳扶贫资金4202.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入股9996.7万元;吸纳资源入股带动贫困户1566户1881人;全市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6592万元,历年累计发放贷款14600万元。

“政策好,我们更有干头,好好加油,一定不拖全面小康的后腿。”钟祥市柴湖镇马南村村支书王景涛说。

创新政策实现全覆盖

“村里面的贫困户大部分都是因病因残而导致贫困,如果能在医疗保障上有所创新,那么脱贫会更彻底。”在驻村一年后,不少扶贫工作队队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这样的要求。

工作队员说的这类因病致贫、住房无保障、无业可扶,更无力脱贫的深度贫困人口,在荆门还有相当一部分。

如何帮他们走出贫困?

今年荆门市迅速出台了《荆门市深度贫困对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荆门市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实施意见》两个支撑性文件,要求对全市因病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健康扶贫,解决因病致贫突出问题,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对住房安全无保障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同时完成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协同推进“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实施深度贫困村提升工程。

“以后看病就没这么揪心了!”听到驻村工作队队员宣讲新政策,沙洋县高阳镇贺集村贫困户贺太仁说。

与贺太仁一样高兴的还有京山县永隆镇新河口村73岁的贫困户陈守栓。

“我们马上要搬新家了,村干部说新房子附近还有几分田菜地,每年还有2000多元光伏发电的收入。”陈守栓说,他现在的房子还是上世纪40年代建的老屋。

据该村村支部书记李仕春介绍,正在建设的新河口村易地扶贫安置点计划安置贫困户30户89人,安置点与规划建设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相邻,周边建有功能齐全的玫瑰产业园,把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建设,可为搬迁户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京山县永隆镇新河口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仅是荆门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荆门,市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纳入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投资18455万元,120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其中42个安置点竣工,主体工程完工1081户3454人,搬迁入住164户696人。(记者 彭文洁 通讯员 谢添)

上一篇:孝感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19.69万人脱贫
下一篇:十堰3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5亿元 减少贫困人口36.2万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