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徐思弘、通讯员王丹)9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副省长杨云彦就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作专题报告,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每年安排近6亿元,累计开展了745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今年7月,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23.5万公里;解决476万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
围绕“产业兴旺”目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粮改饲”“油改饲”等示范基地167万亩,压减低质低效水稻200万亩,再生稻、稻田综合种养分别发展到300万亩、561万亩;积极推动三产融合,上半年乡村接待旅游者突破1.3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896亿元;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达到449亿元;“三品一标”企业、产品总量分别达2169家、4704个,位居全国前列。
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关键一仗。上半年建成农户无害化厕所34.5万座;完成全年70万亩植树造林任务,灭荒造林72万亩;截至7月底建成污水厂138个,污水干管2300公里、入户管网2800公里,完成投资102亿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74.1%,住建部将我省列为全国县域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试点。
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累计举办招聘会、洽谈会1394场,提供就业岗位128.5万多个;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194元;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18元;五保平均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9250元;上半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7元;截至7月底,共完成2.73万户7.24万人易地搬迁入住任务。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家庭承包耕地实测6675.3万亩,完善订立家庭承包合同856.3万份,颁发权证827.2万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2804万亩;荆门等12个市、县成为新一批全国试点;建立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70个;全省5636个村组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3905个村组完成清人分类,1411个村组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确保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整顿213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调整不称职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2477人;起草《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深化村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