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发,是江陵县资市镇先进村贫困户,已经年过花甲,本应该到了享清福的年龄,却仍是家里的顶梁柱。精准扶贫之前,的日子过得举步维艰。2015年驻村工作组入驻之后,通过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再加上夏德发自身能吃苦、吃得了苦的拼劲,夏德发家在2016年成功脱贫,并逐渐走上稳定致富的道路。
政策帮扶暖人心
夏德发,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他的名字。按照方言通俗的叫法,夏德发的名字亦“下得发”,形容能吃苦耐劳。
2015年,夏德发还在资市镇街上的一家饼干厂打工,后来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倒闭,夏德发也因此下岗,家里的收入来源一下子就断了,让这个原本就不幸的家庭,生活过得更加拮据。夏德发的老伴因为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常年服药,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都困难,孙子初中毕业后四处打零工。2015年,夏德发一家经村民评议为贫困户。
驻村工作组在了解到夏德发的家庭情况后,通过评定低保、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在生活上给予了一定的帮扶。在2017年,通过危房改造项目补助12500元,将夏德发家原本破旧的小楼房进行了维修,解决了夏德发一家的住房问题。2018年,驻村工作组通过联系企业,将夏德发安排到资市镇先进村虾宝公司打工,专门负责养殖小龙 虾,并帮助其落实就业补助1000元。这样,保障了夏德发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的日子也勉强可以维持。一系列的政策帮扶,让夏德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也暖了他的心。
转变思路谋出路
2018年,夏德发了解到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他决定辞职自己养殖小龙 虾。他说,“给别人打工始终不是办法,还得自己发展。”
夏德发通过近一年的打工学习,自己基本上掌握了小龙 虾的养殖技术,最难的是缺乏启动资金。夏德发把自己的想法先后告诉了家人和驻村工作组。听说要养殖20亩的小龙 虾,老伴对于夏德发的身体能否吃的消表示了质疑,因为毕竟自己也帮不上忙,同时也对于小龙 虾的养殖风险有一定的担忧。驻村工作组了解到夏德发的想法后,决定支持他的养殖计划,通过落实小微信贷,为夏德发办理了4万元的贴息贷款。2018年底,夏德发通过土地流转,小龙虾养殖风风火火的干起来了。
一个人,20亩小龙虾,夏德发几乎把家搬到了虾田上,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夏德发吃住在虾田旁临时搭建的小屋里,全身心的扑在了自己的小龙虾养殖上。凌晨起来收虾卖虾,白天投食防病、清除水草,夏德发硬是凭着一股狠劲,自己一个人全部扛了下来。
脱贫路上不停步
2019年,第一年开始养殖小龙虾的夏德发便尝到了甜头,一季共卖了6万多元,算上产业补贴资金11550元,除去各种投资及日常开支外,夏德发还小有盈余。据夏德发透露,今年冬天,他还计划在虾稻田里尝试小面积的大棚养殖,解决冬季气温低影响生长的问题,准备在冬季小龙虾市场上赚一笔。
日子越来越好的夏德发,还通过学习吊瓜种植技术,种植了2亩田的吊瓜,目前吊瓜田里已挂满成熟的果实。而在夏德发的家中,还养殖了近100多只鸡鸭鹅。夏德发说:“赶上了政策好时候,只要自己的身体允许,一定使劲干,好日子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