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杨友君:“三字”扶贫显真情

发布时间:2019-12-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用熟、真、实“三字”扶真贫,真扶贫,将自己一颗火热的心、一片纯真的情,刻印在贫困户的心坎上。几年来,洪湖市水利和湖泊局计财科原科长驻汊河镇港洪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杨友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水利扶贫人的真心、真情与真意。 

政策“熟”记于心

杨友君,洪湖市水利局计财科原科长,汊河镇港洪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自2015年驻村工作开始的那一刻起,他便明白自己肩上责任与担子的分量。四年来,他坚持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办公,学习领会扶贫政策和农村工作知识,将不同时期的扶贫政策文件学懂弄通,并通过4万余字的学习笔记,将各项扶贫政策了解得滚瓜烂熟。村民们都称他是扶贫政策的“百事通”、咨询师。

驻进港洪村后,杨友君带领工作队员深入到户走访调查,与村干部、村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座谈,与贫困户交心谈心,通过此举对全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和群众脱贫愿望进行“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出一个符合港洪村实际的脱贫计划。

杨友君还特别注重贫困户信息的采集与档案整理等基础工作。为精准掌握贫困户的信息,他与队员们遍访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人员变动及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为信息动态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港洪村共有贫困家庭34户,但杨友君能准确列举出任何一户家庭的基本信息,成为村民们口中的港洪村“活地图”。

扶贫“真”心于行

扶贫先扶志。为实现真帮扶,杨友君从解决贫困对象心里深处的病痛入手,和贫困户谈心,交朋友,让他们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贫困户张本兵一家三口,八年前妻子离家出走,家里有一个26岁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和80岁的老母亲,生活状态十分艰难。2016年正月初十,杨友君专程登门慰问张本兵家,一方面给他宣讲党的扶贫政策,鼓励他树立脱贫信心;另一方面,则积极建议他利用自己承包农田面积大的优势发展生产。

一次、二次、三次……十次,在杨友君的多次开导下,张本兵想将37亩水田进行改造发展虾稻连作,但因手头缺乏资金,几次话到嘴边都没开口。杨友君一眼看出了张本兵的想法,当即表态愿作他的坚强后盾,尽力支持他发展生产。当年正月十三,杨友君将自己的一万元积蓄打给了张本兵,让他发展虾稻连作。

紧接着,杨友君又帮忙联系洪湖市残联,将张本兵的儿子送到洪湖市精神病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治疗,使其儿子的智障有了明显改善。

一颗真心换一片真情。杨友君用自己的一片实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张本兵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伸出大拇指夸杨友君是自己的大恩人。

服务“实”惠于民

港洪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沟渠淤塞、河渠不畅,水质脏差,不利发展虾稻连作产业。为尽快改解决水源问题,杨友君数次跑到洪湖市发改局、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供电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积极争取项目,不怕丢面子、不怕吃闭门羨。

2017年,港洪村先后对村内14公里沟渠进行了全面疏挖,不仅提升了农田排灌能力,还改善了养殖水源;结合土地平整项目,兴修桥梁7痤,平整土地近400亩;解决生活生产用电,新增生产用电线路2000米……四年来,在杨友君的带领下,整合各方资金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港洪村基础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而发展虾稻连作产业,着力打造清水堰500亩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是杨友君针对港洪村实情确定的发展规划。为此,他依托村内港春梦水产专业合作社和红昇家庭农场,积极探索“市场主体+基地+农户产、供、销”的产业发展链条,着力培育张先武、皮绍武、王永财等6名养殖大户、养殖能手为致富带头人,并由此辐射带动全村致富。

如今,港洪村已实现了亩平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目标。收入比过去传统种植模式翻了几番,全村包括34户贫困户在内的所有农户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村民们的脸庞上,终于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几年来,杨友君的“三字”扶贫情赢得了港洪村1000多名村民的掌声,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他先后被评为洪湖市“最美扶贫人”、“洪湖楷模”,2019年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上一篇:扶贫路上的纪检人
下一篇:治重病欠债10多万 受帮扶年挣10余万 精准扶贫让“幸福来敲门”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