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曙光(左)走访贫困户冯道明。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良英 通讯员 郑毅
12月19日上午,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野菊花种植基地,第一书记杨曙光带领祝富义、冯大治、左华书等贫困户,忙着给新栽的菊花浇水。
“这是村里发展的新产业。”杨曙光介绍,猫子湖村野菊花品质好,过去散落在各处。今年,村委会流转80亩土地,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
“鲜菊花每公斤可卖到8元,加工后价更高。”村主任左华安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杨曙光的带领下,村民们争相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四年倾心为扶贫
2015年9月,杨曙光作为国网随州供电公司选派的扶贫工作队员,同市交通局、市民防办选派的队员一道来到猫子湖村。甘做村民脱贫路上的一盏灯。
“当时村里路不通,电压低,无产业,1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杨曙光回忆。
脱贫之路在哪里?杨曙光和其他队员一道,访农户、问困难、寻对策。
村里交通条件差,工作队要指标、筹资金,先后修通6.6公里水泥路;农用电压低,他们又申请农网改造,还设置23个抗旱用水取电口;堰塘淤积了,争取资金,整修数口当家堰;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易地扶贫安置点,改造危房,安装路灯,美化环境……“工作队来了,我们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左华安感触最深。
去年,驻村工作队调整,杨曙光成为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抓什么?杨曙光很清醒:首先要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好“火车头”,给村里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他从抓实抓严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开始,建立干部值班、集中议事、党员包保等制度,每周一集中议事,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民主决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今年大旱,农田缺水。8月12日,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讨抗旱方案,晚上8点多奔赴安陆市购买水泵,第二天便架泵抽水。群众听闻,个个竖起大拇指。
贫困户张保国的孩子生病,为医药费发愁。杨曙光带头众筹8000多元,还组织同事捐衣服。如今,小家伙一见到杨曙光,就“杨爸爸”喊个不停。
发展产业拓富路
刚驻村时,工作队给贫困户送仔猪、鸡苗,不要;指导发展产业,不干;引导学习技术,不想。“扶贫必须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扶志是第一步。”杨曙光说。
经商议,工作队采取“先脱贫激励后脱贫”的方式,坚持“一户一策”,尊重村民意愿,鼓励支持一批肯干、能干的群众发展种养殖。贫困户祝明桂身体残疾,但很有干劲。在工作队的帮扶下,她养了3亩小龙虾,第一年就收入7000多元。
其他村民也想尝试,但因技术、种苗等问题踟蹰不前。杨曙光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今年4月,他和村干部带领30多名村民到潜江学习。回来后,杨曙光筹集5.5万元,购买1000多公斤种苗,邀请专家指导村民养殖。17户有意愿的贫困户养上了小龙虾,今年都有不错的收成。
村民黄春武以前好点小酒、打点小牌,家里比较贫困,在工作队的鼓励下开始养牛,从2头发展到7头。今年初,他想再多养3头,可贷款跑不下来。杨曙光得知后,主动提出帮其担保,顺利贷款2万元。现在,黄春武干劲更足了,每天与10头牛在一起,还把家里的麻将做成牛鼻环。“他已经两年没有摸麻将了,一心想着壮大牛群。”杨曙光说:“村里准备成立养牛合作社,聘请老黄当技术顾问。”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猫子湖村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左华安介绍,村里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桃树、苗圃基地,油茶已栽种57000多株,带动83户贫困户参与,预计年增收10万元;胭脂红桃树种植170亩,可创收8万元;100多亩苗圃基地正在实施中。
猫子湖村所在的太平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吉阳大蒜”主产地。村里采取“农户+基地”模式,建起200亩大蒜种植园,每亩纯收入3000元以上。杨曙光计划,下一步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提高种植效益;加大奖补力度,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引进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村里的扶贫专干李鹏宇,今年33岁,大学毕业,头脑灵活,利用微信朋友圈当起了“微商”,把家里的土鸡蛋放到网上卖。看到村里许多农产品不错,杨曙光鼓励李鹏宇发展猫子湖村电商。
“经过前期筹划,村里的电商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产品展示柜建好了,‘猫子湖’品牌设计出来了,淘宝店铺也开通了。”杨曙光介绍,今年底,计划脱贫的44户123人脱贫后,猫子湖村将整体出列,甩掉穷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