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安置点上看变化

发布时间:2019-12-2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安置点的菜地分到户了,小区监控实现全覆盖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建起来了,各项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没有不满意,政府给我们安排得没的话说。”这是保康县过渡湾镇二堂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居民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些变化得益于保康县人大代表詹大风、张桂平在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份意见建议的推动。

“我们2017年冬月24搬进来,才来的时候只有房子,菜园和柴棚还没有。” “刚搬进来时,这儿都还没建设好,路也不平,走路都粘泥巴。”二堂安置点的居民说,他们从2017年冬月23日入住安置点,刚来时,路不成样,没有菜地、没有工具房,除了住房什么都没有,生活很不方便。

保康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詹大风、张桂平代表围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环境卫生、治安、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中居民点管理的建议”,被县人大确定为为1号意见建议,县政府明确由发改局负责牵头办理。

2018年5月18日,二堂安置点推举产生了小区居民理事会,下设红白理事会、卫生环保协会等各类服务组织,由他们带领居民每周开展一次公共卫生大扫除,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教育,做好巡逻巡查,通过村民理事会实行居民点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理事会成立后,先后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确保安置点管理服务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对入户水、电、路、通讯网络、太阳能路灯进行了完善,新建柴火棚、公用房、文化广场,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每户0.1亩小菜园,确保安置点群众住的安心、住的舒心。

“我们这儿住了82户308人,8个楼长早上7点钟准时扫场子,基本上8点半就全部打扫完毕,楼梯是各人扫了各人往垃圾桶送,公共卫生间天天都有人打扫,小区卫生环境保持的很好。” 二堂安置点居民理事会成员张明洪介绍说。

“现在弄好了,我们烤火柴都堆到柴棚里,菜地每户0.1亩,种点菜都够吃了。”搬迁户丁华明说。

“现在这路也建设好了,出去也比以前方便多了,慢慢和邻居都熟悉了,出来聊天、晒太阳、健身,生活越来越好了。”同是小区搬迁户的章列芬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保康县发改局从强化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入手,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力度。总结推广了村社合一、集中养老、楼长管理、便民服务、协商自治等五种社区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安置点已建立了小区服务中心,聘请了小区管理人员,安置点的小区秩序、环境、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同时,还督促各乡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入住群众提供完善、便利的生产生活设施,逐步解决了安置点不通水、无配套垃圾池和人工湿地等问题。(陈梦鸽)

上一篇:田间地头微帮扶 提升致富新能力
下一篇:“这个女人不简单” ---记洪湖市乌林镇香山村脱贫户魏菊秀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