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制衣公司优先安排武钢新村社区贫困户就业。(通讯员 马丁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刘世民
地处大别山的罗田县胜利镇,有个名为“武钢新村”的社区。这里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着320户1000余名贫困群众。
8月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
用乒乓球抓阄分房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地处胜利镇“一河两岸”核心区,距镇区约1公里,武钢新村建在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
“咱们拒绝了不少出高价买地的老板。”胜利镇镇长胡晶告诉记者,规划中,这里是新镇区所在地。
2016年7月,暴雨引发山洪,胜利镇不少贫困户的土坯房受损、倒塌。政府决定把贫困户迁出深山,易地集中建安置点。得知消息,对口帮扶罗田县的武钢集团伸出援手,定向捐赠资金和等价钢材共1000万元。当地人心怀感恩,将安置点取名“武钢新村”。
整个社区有19栋3层至7层居民楼。整合武钢捐赠,罗田县又多方筹资,配建小学、幼儿园和医院。建成后,村民拎包入住。“做梦也没想到,能在镇上有套房。”村民们翘首以盼,建设期间,隔三差五来瞧一瞧。
2017年12月,房子建好。如何分配成为一道难题。按照外地做法,电脑摇号随机分配。
“这个办法不适合我们。”胡晶道出个中原因,320户来自43个村,全是贫困户,不少是老弱病残,他们一旦分到高层,上下楼不方便,还有一些村民担心电脑摇号有猫腻。
镇干部想出一个办法,买来320个乒乓球,每个球上标记一个房号,现场随机抓阄选房。乒乓球分两批,一批是为66户老弱病残预留的一楼,一批是其他贫困户的房子。分房当天,各村村支书先选顺序号。选房开始后,村支书按序号先为老弱病残选房,再为其他贫困户选房。
“村支书现场抓球、现场亮球。320套房,整整8个小时才选完。这时间花得值!”胡晶说,大家心服口服,安安心心搬进新房,入住率接近100%。
配备楼长和警务室
一栋栋居民楼错落有致,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便民超市、警务室一应俱全。
“开始可不是这样。”从村支书转为武钢新村社区主任,63岁的金国安感触很深。
乱丢垃圾最常见。村民们过去随处丢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特别是住楼上的,随手往窗外一甩,不仅弄脏社区环境,还容易砸到人。
小区绿化好,一些村民不理解:“花花草草有什么用,好好一块地,种菜多实惠。”一时间,不少楼栋前的绿地种上丝瓜、茄子。
怎么把大伙的习惯扭过来?社区增加保洁员和垃圾桶,在附近菜园给每户分了一分地。接着,像城里一样,为每栋楼选配一名楼长,挨家挨户上门讲道理说规矩,也为大伙排忧解难。
垃圾、菜地刚解决,金国安遇上一件棘手事。
30多岁的智障村民小丁在家因病去世。怎么办后事,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一时没了主意。
在小区办,不合时宜;回村里办,老屋倒了,没有场地。从前一天晚上9点小丁离世,到次日7点,金国安奔走在村里和社区,反复做村干部、丁家亲戚和丁母的工作,最后定下在丁家老屋原址上搭个棚子。
“要让逝者安息,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社区干部一合计,谋划在小区附近建一间100平方米的公共用房,今后居民办大小事就不愁场地了。
今年9月,幼儿园、小学将建成开学,农特产品交易市场预计本月底开业。“咱社区越来越好,宝武集团可没少出钱出力。”金国安掰着手指算:“光是建幼儿园、交易市场,就真金白银给了600万元,每年寒暑假还派志愿者开办希望课堂,细伢们喜欢得很!”
在家门口就业
胜利镇在规划建设安置点时,就预留数千平方米的场地用于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2018年,宝武集团出资100万元,帮助武钢新村建起一条老米酒生产线,招录社区贫困户务工。
田园制衣是安置点引进的市场主体之一。老板徐应良在江苏打拼多年,近年将工厂搬回家乡罗田县河铺镇,专门生产用于演出、聚会的游戏服,产品供不应求,卖到世界各地。
“武钢新村贫困人口多,就需要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胜利镇干部找到徐应良,邀请他到社区办分厂,免费提供场地,条件只有一个:招工要招贫困户。
“我缺的就是人!”双方一拍即合,工厂很快建成投产。满负荷生产时,有40多名贫困户在车间干活。聋哑人徐灵芝是其中之一,进厂以后从生到熟,她很快上手。徐应良告诉记者:“徐灵芝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干得好每月能拿4000多元,一年下来最少能挣3万元。”
“嗒嗒嗒——”8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武钢新村1栋一楼的田园制衣有限公司,电动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赶制游戏服。
“咱做的游戏服,漂洋过海卖到国外啦!”贫困群众有钱赚,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