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宜昌贫困户日子红火了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贫困户在整理脐橙准备出售。(视界网 郑家裕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樊华 张鹏

阅读提要

最近5年来,宜昌市蹚出一条山区脱贫新路。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农村电商、精准帮扶“边界村”等扶贫措施,该市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6.3万户44.25万人,减至339户681人,贫困发生率由16.3%降到0.02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506元,涨至2019年的9829元,年均增长21.5%。

今日宜昌,深山还是那片深山,而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特色产业带活九成贫困户

“三条沟加两面坡,山大人稀岩头多。”五峰县长乐坪镇苏家河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7.1%,一度流传着这句顺口溜。

苏家河村的地貌,可谓宜昌贫困地区的微缩版。一道道崇山峻岭,挡住了不少山民脱贫致富的脚步。

宜昌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成,并非传统的产粮产油优势区域,要摆脱贫困,必须发展特色产业。

“农业靠天气,产业碰运气,收入没底气。”苏家河村村支书张兆前说,这是5年前村里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苏家河人把“攻”的重点投向村里的3万多亩山林,林下长有百种野生植物、药材,中蜂飞舞其间。

“13群中蜂,10亩中药材,一年能挣4万多块钱哩!”自家小院内,66岁的贫困户李红远指着屋周边说,这几年他种了板栗、五倍子等1000多棵树,“这些树都是蜜蜂喜欢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生态价值。”

5年来,苏家河村共养殖中蜂1220群,种植名贵中药材1000多亩、经济林木300多亩,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特色产业带动率100%。

因地制宜,宜昌向贫困户嫁接柑橘、茶叶、中药材、中蜂等特色产业,重点贫困村特色产业种植面积88万亩,贫困户发展产业面积55万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捧上了“金饭碗”。

五峰被列为全国中蜂产业扶贫6个试点县之一。同样受到全国关注的,还有秭归、长阳的光伏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工作简报》向全国推介。2017年5月,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会在宜昌召开。

9月24日一大早,秭归县九畹溪镇界垭村贫困户李自清便骑着摩托车,来到他看护的杨老山光伏扶贫电站。

“里里外外仔细看,设备运行莫中断;认认真真过细听,逆变器里无杂音……”爱钻研的李自清,自编了一套看护顺口溜。

2018年5月9日,李自清正式上任,成为了每个月拿400元“工资”的看护员。

像李自清这样,宜昌通过光伏扶贫收益累计为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4288个。全市投入7.69亿元建成并网发电的304个光伏扶贫电站,惠及2.26万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4.9%。

宜昌市扶贫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2.11万个家中有劳力的贫困户中,有特色产业支撑的贫困户11.83万户,占比97%,产业扶贫全覆盖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

种植或者养殖,对于有劳作经验的农村“老把式”而言,经过一定技术培训后,往往不是难事。

最难的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农特产品如何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这对贫困户守住脱贫成果至关重要。

“单打独斗行不通,融入集体才有大发展。”长阳县都镇湾镇璞岭村46岁的贫困户雷元焕一家,易地搬迁到山下,种植独活、天麻等中药材,加入了村里的农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提供种植技术,特别是包收购,让我不愁卖。”去年,雷元焕家的中药材收入超过5万元,摘掉了贫困帽。

搭上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快车”,贫困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如今,宜昌243个贫困村组建合作社1115家,贫困村合作社建设率100%,首批认定扶贫龙头企业43家,其中省级14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带动10.93万贫困户,占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9成。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传统销售渠道停摆。

今年4月,正是秭归脐橙“伦晚”的上市旺季。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贫困户高建强家,3万多斤“伦晚”挂满枝头,卖不出去,“真是愁死了!”

京东宜昌扶贫馆馆主覃龙平来到高建强家的橙园,品尝橙子后当即决定采购,“有电商平台的流量、运营支撑,我们做好打包发货,脐橙快速地销了出去。”

今年3月开馆以来,京东宜昌扶贫馆累计上架全市贫困地区近200款特色农副产品,销售700多万元。其中,秭归脐橙、瓦仓大米、屈原粽子销售均突破百万元。

如今,宜昌已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804个,243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贫困百姓辛苦种出的特色山货,正搭乘电商的翅膀,飞出深山,换来他们期盼的收入。

打通“被遗忘的角落”

脱贫步入攻坚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宜昌的“硬骨头”之一,是其与周边交界的“边界村”。

摊开湖北地图,宜昌边界线绵延1032公里,与恩施、襄阳、荆州、荆门等地山水相连。受多重因素影响,“边界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较为突出,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2019年以来,宜昌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边界村”调研,一项项地解决当地群众急需急盼。

从巴东引水,铺设10万多米管道,长阳板凳坳村2000多人告别挑水之苦;

从兴山引水,铺设9700多米管道,供给巴东溪丘湾乡近3万人;

从秭归接电,解巴东绿竹筏村800多亩柑橘“口渴”之急;

修通五峰锁金山村到鹤峰青山村、长阳关口垭村至巴东县野三关镇的断头路,五峰特产俏鹤峰,巴东游客涌长阳;

……

9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宜昌城区出发,4个多小时后,抵达海拔近1500米的五峰县湾潭镇红旗坪村。

湾潭镇与恩施鹤峰县、湖南石门县接壤。红旗坪村是全市5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户超过一半。

“以前村里有两个移动基站,部分地方可通2G、4G信号,但与鹤峰交界的地方就不行了,百姓经常满山跑着找信号。”红旗坪村村支书邓春丽说。

去年12月18日,信号弱的大坪、熊家窝坑两个基站建起来了,整个红旗坪村4G信号满格,邻近的鹤峰县村民也一同受益。

“自从信号好了,网上做生意顺畅多了。”贫困户徐少兵以种苗木为生,“前两天卖了一批苗木,2万多元,选苗、销售、收款,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近年来,宜昌在“边界村”共投入1.09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饮水安全、农村用电、通讯网络四大类64个项目,五峰、长阳、秭归、兴山4个边界县10个乡镇40个村2.5万多人受益。

精准扶贫的阳光普照,没有一个角落会被遗忘。

上一篇:文体赛事闹热恩施金秋游
下一篇:湖北省农村承包土地将实施“三权分置”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