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夜宿农家话脱贫】茶庄生意火 催生茶园梦

发布时间:2020-10-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视频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各地脱贫进展怎样?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8月起,湖北日报开设专栏“夜宿农家话脱贫”,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一批全媒记者分头走进农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算农家账,看变化、说感受、谈未来。

8月27日,湖北日报头版推出开栏报道《老乐家的养鸡致富经》,新媒体同步推出。截至9月25日,该专栏已推出12期,如《光棍汉成了脱贫明星》(8月28日1版)、《山乡开网店 销售过百万》(8月29日1版)、《贫困户成了“豆腐王”》(9月2日1版)、《朋友圈里卖蜂蜜》(9月8日1版)等,体现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动作为和创新创造。

全媒表达

实录现场“真情告白”

“夜宿农家话脱贫”是一组全媒体报道,纸媒刊发文字、二维码,图文、视频在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综合呈现。通过精心选择,我们初步选定了“鸡汤小镇”的养鸡大户、脱贫又脱单的“光棍汉”、开直播卖特产的贫困户、豆腐村的“豆腐大王”等作为第一批采访对象。采访时,既要准备纸媒报道,又要同步录制视频。

做文字采访时,我们可能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讲述,或在采访对象讲述中,为激发对方表达,不停予以回应。而视频录制则要求,记者尽量不要在一旁发声回应,否则,视频呈现出来有其他声音,容易让观众“出戏”。这对全媒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每一次采访、每一个细节中去领悟、锤炼、提高。

这组视频运用航拍、实录、同期声等多种方式呈现。《老乐家的养鸡致富经》的短视频《打不倒的“养鸡倌”》,用航拍镜头开篇,转承到房檐滴答的雨水和漫步啄米的小鸡等细节。视频按时间顺序实录,原汁原味再现贫困户的生活。夜幕下,男主人突然“真情告白”,说“对鸡有感情”。没有编排、没有导演,真实记录,充满力量和温度。

《贫困户成了“豆腐王”》的短视频《“豆腐世家”磨出豆腐新滋味》,以吱吱呀呀转动的石磨切入,“豆腐王”旁白:世上三般苦,打铁酿酒磨豆腐。配乐回味悠长,记者娓娓道来“豆腐王”的故事。幕阜山航拍大景、豆腐村的小桥流水、凌晨两点山村的万籁俱寂,打豆腐的艰辛、一家人的欢聚、“豆腐王”的深情讲述……视频画面丰富,各种元素相互穿插,引人入胜。

挖掘细节

深度接触慢聊细听

夜宿农家,是提升脱贫攻坚报道品质、打造新闻精品的深度尝试,是锤炼“四力”、提升队伍战斗力和水平的有效抓手。

我们一般中午抵达采访对象家中,夜宿蹲点采访,坐下来慢慢聊、细细听、静心观察感受,捕捉到很多细节,采访到很多内容。

《贫困户成了“豆腐王”》讲述一个“豆腐世家”的故事:家里几代人打豆腐,凌晨2时30分,男主人就起床泡黄豆。脱贫攻坚后,这户人家承包了村里的扶贫工厂。从作坊石磨到机器工厂,见证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

《山乡开网店 销售过百万》记录了村民凌晨直播的细节,他们在探索中找到窍门,自己是小号,不比大主播,必须在别人不播的时候他们播,打时间差赚收益。

如果不是夜宿,不是和采访对象近距离深度接触,难以抓到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通过精心选择素材,用场景转换串起人物脱贫故事,让全媒作品更有穿透力、感染力、影响力。

朴实文风

百姓语言打动人心

这组报道每篇都不长,平均在1300字到1500字之间,从文章结构逻辑到大小标题,都精心打磨锤炼。开篇报道《老乐家的养鸡致富经》后台记录显示,共有98条修改记录,有些修改在凌晨。

大标题是第一传播点,是新闻价值的凝练体现。《光棍汉成了脱贫明星》,拎出“光棍汉”和“脱贫明星”两个特殊身份,通过这两个“标识”,人物鲜活跃然纸上,吸引读者“追”读。《腰打钢板的养猪大户》(9月1日1版),提炼人物特点,具象化的“腰打钢板”,十分鲜活生动。《山乡开网店 销售过百万》,将“山乡”“百万”具有一定反差的元素对比呈现,张力十足。

小标题是第二传播点,是核心新闻价值的分解与细化,是支撑新闻价值的支点。该系列每篇文章的小标题,都有一个内在逻辑,基本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构架谋篇布局,也是整篇文章的大逻辑所在。《种菊脱贫户 带动一村富》(9月11日1版)三个小标题,分别是“靠一条信息走上种菊之路”“从办合作社到开公司”“要想办法擦亮品牌”,基本勾勒了种菊贫困户的脱贫过程及未来期望;《老乐家的养鸡致富经》的三个小标题是:“鸡苗供农户 活鸡公司收”“村里办起养鸡场”“争取攒钱在城里买套房”,点明养6000只鸡销往哪里、脱贫攻坚后村里的重要变化、农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重要信息。

文中的新鲜信息、趣味信息,是丰富新闻价值的血肉,是第三传播点。《贫困户成了“豆腐王”》以悬念开头,讲述贫困户把打好的豆腐藏起来,留下伏笔,文中予以回应:原是“豆腐王”年底生意太好,订单接不过来,豆腐不藏起来就会被熟人强行“买走”。《山路通了 民宿火了》(8月31日1版),生活气息浓,湖南来的游客说,“这里空气都是甜的”,他带孙子住了一阵子,自己的咽喉炎不治而愈。

我们的体会是,写老百姓的事,用老百姓的语言,摒弃空、泛、虚,平实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巧姐”的花馍卖得俏
下一篇:五峰涨水坪村:五倍子“长”宽脱贫路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