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小镇青龙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通讯员 姬廷顺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戴文辉 饶扬灿
阅读提要
集中安置贫困人口,除了加强产业发展,还要完善社区治理。“干部活在居民中,居民活在组织中”。香菇小镇通过党建引领,引导易迁居民主动参与,打造社区共同体。
聚集18个乡镇4238户15380名贫困人口,香菇小镇的治理,是一个巨大挑战。
据统计,青龙泉社区正常劳动力8545人,占比56%;精神障碍的残疾人677人,占比5%;婴幼儿及24岁以内学龄段人口3255人,占比21%;60岁以上老年人2903人,占比19%。平时常住人口7500人;春节时人多,住进来1.3万人。
这些群体从“熟人村庄”来到“香菇小镇”新社区,怎样开启新生活?
需要一个过渡期
香菇小镇2018年12月开始动迁,2019年5月居民入住完毕。
社区干部党景芝回忆,居民刚搬进社区时,有人在楼道扔垃圾,你这边清,他那边扔;有人在阳台上养鸡,在绿化带里种菜,房前屋后堆柴火,楼梯间里烤火……党景芝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这家不知咋交电费,那家老人在社区里迷了路,不知道自家住哪栋楼。
那段时间,社区管委会干部、9名网格员、72名楼栋长以及物业一帮人,天不亮就出动,排查路面,清理垃圾,劝阻路边摆摊设点,上门入户宣讲社区各种制度规定,心力交瘁。
但是,大家没有抱怨。党景芝说:“我也是搬迁户,家里也有老人,背井离乡来到一个新环境,谁都需要一个过渡期。”
两件实事,让社区慢慢扭转被动局面。
社区统筹各乡镇、相关单位,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平台,集中水电气网物业等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引导,让居民一次性办理,不重复跑腿。
原先,社区店面偏少,群众购物、早餐、理发不方便。2019年6月,郧阳区整合资金百万元,建起1.33万平方米的临时商贸市场。
现在,社区里医院、学校、公交换乘站、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投用。“过了大半年,老乡们安了心,动不动往老家跑的少多了。”党景芝说。
结识新邻居
下午5点,夕阳暖暖,楼栋口、凉亭下、步道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在聊天、打牌、拉胡琴、接孙子……
60岁的尹英明住在C区55栋,接回读一年级的孙女后,动手做饭,孙女三餐都在学校吃,晚上蒸个蛋给她加餐。
老尹2019年4月从胡家营镇白塔村搬来,“开始有顾虑,山沟里种点粮食蔬菜也能过,哪像这里水龙头一拧就要钱?”在外打工的儿女劝老尹,深山里车都进不去,回趟家得扛着行李走几公里,手机信号又差,有事咋办?孙女上学咋办?
老尹说,白塔村搬来的55户情况都差不多。年轻人都想搬,这里看病、上学、交通方便。过年时儿女都愿意回来了。
李慧是一名楼栋长,管理3栋楼、6个单元。她有两本台账,一本是普通居民信息,一本是特殊对象信息,“特殊对象每两天至少敲次门问平安。敲多了,居民态度也在变化,以前爱答不理,现在端杯水、递点吃的,让人心里暖暖的。”
分房时,社区将各村居民打乱居住,方便结识新邻居,融入新生活。老尹说,平时跟老乡走动也不多,倒是一个楼栋的几天就混熟了,下雨时帮着收衣服,出远门时把钥匙丢给邻居,互相帮衬。
4个党支部覆盖小镇
入住一年多来,香菇小镇居民变化很大。
网格员陈晓珍说,随地吐痰丢垃圾的少了,进门换鞋的多了;扯皮吵架的少了,跳广场舞的多了。“每个片区的小广场都很热闹,不管以前是不是一个乡镇,跳几次舞,就成了熟人。”
社区管委会书记卫衍武介绍,社区所在的杨溪铺镇派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任社区党委书记,4个支部覆盖8个住宅片区、物业、医院和产业园区;18个乡镇选派干部进驻社区协助服务,构建一个“区领导、乡镇联、社区拢”的领导机制。
青龙泉社区成立党群议事厅制度,每月逢四说事,民主议事,高效督事,建立居民参与的发现机制、部门联动的处置机制、平台协同的共治机制,及时解决居民诉求。
便民服务整合下沉。“证照代办、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矛盾调处、帮扶救助”等职能集中办公,水电气一站式服务。
居民互助组织形成。在香菇产业基地,相邻的6至9户菇农抱团发展,形成38个“联户生产互助小组”,今天我帮你看棚,明天你帮我摘菇,不讲价钱。
“现在,居民基本融入社区,也有了一定认同感。”卫衍武说,一年多来,社区举办了“我脱贫我光荣”演讲、“勤劳致富故事”等文化活动,居民在健身、娱乐方面的需求见涨。
每天傍晚,暮色开始笼罩165栋楼房。华灯初上,音乐响起,踩着乐点,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扭动腰肢,神态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