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陈群
10月25日,云梦县沙河乡伍湖村一片虾稻田里,谷穗金黄。谁能想到,这曾是一片常遭涝灾的低洼田。
低洼田变为丰产田,改变源自返乡创业人士陈新红。
今年42岁的陈新红,中专毕业后投身商海,靠诚实和勤奋,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企业白领,并在大城市安家落户。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土浓。从“黄香故里”云梦走出的陈新红,从小受孝文化的熏陶。在外创业,他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眷恋着家乡的湖水田园。2015年春节,他回家探亲,看到不少稻田荒芜,有的贫困户将责任田免费送人耕种。乡亲们说,“稻田地势低洼,一遇大雨,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当时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学习潜江的虾稻共作方式,回乡创业。
种田能种出什么新名堂?乡亲们起初都持观望态度。流转500亩土地、创办新红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党员种植先进户去潜江取经、请来农技专家全程指导、在稻田及周边修缮生态沟和排灌系统……陈新红稳扎稳打,目标明确。
变化,从头一年就显现出来。原来一年一季稻,每亩纯收入仅几百元;稻虾共作,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每亩纯收入增加两千余元。不仅如此,相比传统种植,稻虾生态种养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全程绿色防控,龙虾品质优良,大米绿色健康,“米价高过普通大米不少”。
有了成功先例,村民们跃跃欲试,陈新红毫无保留,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虾种植5000亩。做给乡亲看,带着乡亲干。养殖户遇到任何难题,陈新红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答疑解惑。
“怎么种,怎么卖,合作社都管。2800亩低洼田,如今成了扶贫田。”沙河乡乡长巴丹说,陈新红流转农户土地,每亩每年流转费600元。同时,他的基地吸引40名固定务工人员,其中有11名贫困人口。
面对未来,陈新红踌躇满志。眼下,四通八达的产业路正在铺设,虾香米生产车间在紧锣密鼓扩建中,油菜、豆丝加工等产业也走上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