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在谢睿生前工作的地方 村民含泪追忆点点滴滴

发布时间:2020-11-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在谢睿生前工作的地方 村民含泪追忆点点滴滴

两双沾满泥土的球鞋令人动容

谢睿沾满泥土的球鞋

唐崖河畔的白柚丰收

小河村大桥即将建成通车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宋海燕 实习生 刘冬颖

编者按

9月15日,咸丰县清坪镇39岁的“沙砾书记”谢睿,扶贫时不幸意外殉职(本报曾作连续报道)。

他恪守入党初心,用生命践行对党忠诚,用行动诠释大爱情怀,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了扶贫路上。虽然他离去已经一个多月,但“沙砾精神”一直在武陵大山传颂。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目前进入了收官倒计时的关键时刻。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再访谢睿生前工作的地方,挖掘“沙砾精神”更多的细节和更深的内涵,还原一名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激励荆楚大地涌现更多“沙砾书记”。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咸丰县清坪镇。谢睿的遗物中,两双沾满泥土的球鞋,还静静放在办公室的墙角。

在龙潭司村他牺牲的民居前、在小河村即将通车的大桥旁、在唐崖河畔挂果的白柚树下,村民们含泪追忆谢睿生前点滴。无论烈日骄阳,还是风霜雨雪,谢睿每次进村,都要走遍各个角落,细致认真访民情问民忧,努力帮大家出谋划策,脚下踩着泥土,心中装着百姓。

斯人已去,沾泥的鞋还在。只是这鞋,再也不能回到主人魂牵梦萦的村里。

青砖黛瓦吊脚楼前 时间定格在那一刻

巍巍青山,唐崖河似绿色的缎带缓缓流淌。

风光旖旎的龙潭司村大坪寨,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阳光穿透下来,照射在一栋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吊脚楼上。这个土家山寨有着悠久的红色革命传统。49岁的村民周永祥站在自家门口,久久凝视着眼前建成不久的民居说:“谢书记最后一次入户,就是来我家。意外也是在这里发生。”话音未落,这个土家汉子眼圈红了。

周永祥的手机里,有一张谢睿牺牲那天时间定格的视频截图——2020年9月15日12时56分56秒。“这一刻,我既忘不掉,又不敢多想。他离开得太突然了……”周永祥说。

龙潭司村村民自治理事会副会长周权说,谢睿多次在村委会、农家院坝、村民家中,主持大小会议,鼓励村民改造老房子发展民宿。他回忆,9月15日中午,谢睿连中饭都没吃就赶到村里,说要去民居改造现场再看看。他们来到周永祥家,当时二楼天井周边的栏杆还没修好,周权正在另一个房间,谢睿独自上到二楼。不久,周权听到一声闷响,原来谢睿不慎失足从二楼跌落。“我赶紧打120,可还是没抢救回……”周权回忆。

作为革命老区,清坪镇规划利用龙潭司村的美丽山水风光和红色资源,建成集风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展示、军事体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基地,大坪寨的民居改造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我家本来有一栋两层楼,要拆了后新建统一风格的民居,开始我是很难接受的。”周永祥说。是谢睿不辞辛劳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才转变想法。他家门前原来那条土路,谢睿踏过无数回。可以说,这栋崭新的民居,是谢睿用沾泥的鞋子走出来,鼓励他建起来的。

漫步大坪寨的广场,四周特色民居环绕,远处青山如黛。民居的建设接近尾声,谢睿却再也回不来了。

万余村民日夜期盼 小河大桥下月通车

清坪镇西南20多公里,山路崎岖,329户1056人的小河村,就坐落在这片大山里。

唐崖河流过一座座山,小河村及周边7个村庄分散在河的两岸。“出村到镇上要过河,否则就要翻过好几个山头,多走很多山路。小河大桥是这里上万居民的梦想。”小河村村支书李发军告诉记者。2018年,谢睿作为包片镇领导来到村里后,就把修建小河大桥作为头等民生工程来抓。

暮秋的暖阳余晖下,小河大桥工地上一片繁忙。桥墩已经建好,两岸的工程机械轰鸣。

看着眼前这一切,李发军深有感慨。曾经的小河村,路桥不通,每逢雪雨冰霜,村里人出不了村,村外人回不了村;曾经的小河村,只有传统农业,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仅能解决温饱;曾经的小河村,电力不足,煮饭只能用柴火,洗衣只能用手搓,买回电器也成了摆设;曾经的小河村,没有4G网络,村民打个电话得满山找信号;曾经的小河村,多少木房老旧破损,房前屋后杂草丛生……

2018年,谢睿走村访户,当地百姓最大的呼声就是能建起一座桥。谢睿听在耳里,记在了心上。

自那以后,他往返于咸丰县、清坪镇、小河村,每次都要奔波3个多小时。很多地方不通车,但无论晴天下雨,他都义无反顾用脚步来丈量。无论遇到多少阻力,他都毫不气馁反复争取和沟通。终于,投资300余万元的小河大桥,被纳入“616项目”,201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不管多忙,每隔不久,谢睿都要赶到小河大桥的工地来看看,盯一下工程进度。今年初的疫情和7月的洪灾,导致施工一度受到影响,谢睿来的次数更多了,脚下的鞋每次都要踩过稀泥,但他从不在乎。

“下个月,小河大桥就要建好通车了,谢睿的心血总算有了结果。”李发军说。最遗憾的是,通车那天,热闹高兴的场面,谢睿再也看不到了。

饱满挂果的白柚树 却盼不来谢睿书记

“岸转涪江,倒流三千八百里”。唐崖河九曲回肠,穿洞穴、过峡谷、成平湖,一线串珠,铺陈“百里画廊”。

清坪镇龙潭司村河段,正逢蓄水发电,河水如缎,两岸炊烟,绿树成荫。记者漫步至此,岸边白柚成林,立冬之后柚果成熟,挂满枝头,颗颗饱满。

村民颜克松家种植的白柚丰收,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他说,他家种植白柚已有四五年,最开始的种苗就是谢睿的父亲帮扶提供的。后来,谢睿也时常来村里走访,鼓励村里发展白柚和脐橙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今年白柚长势特别好,可惜谢睿却不能分享这份收获。”颜克松说。

龙潭司村村书记黄艳敏介绍,该村9个村民小组,村民3000余人。在村里种植产业发展起来之前,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全村的收入并不高。

说起谢睿,村民们表示,虽然他们平时私下接触不多,但从谢睿组织开会和日常工作中能看出,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谢睿虽然年轻,做事却很有耐心,待人也非常热情。一名经营水果种植基地的村民告诉记者,谢睿常常会到种植基地了解生产情况,并提出一些对种植产业更好的发展思路。

“今年因为疫情,水果销路不好,上半年村民外出打工的也少,他就会到村里给我们打气,我们提一些要救他也会帮忙。之前村里进行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有些村民家里要搬的东西很多,只要他在村里,就会过来帮忙。今年5月,有一次,下着大雨,他一直帮村民搬东西,衣服完全淋湿了。”颜克松回忆。今年雨水多,谢睿每次来村里,都和大家一起下地,哪怕踩了满脚泥都不在乎。

目前,脐橙和白柚已经成了龙潭司村的主要创收作物。

上一篇:昔日闭塞贫穷山村今朝稻香池美
下一篇: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做强绿色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