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穿上“工作服” 摘掉“穷帽子” ——武陵山区就业扶贫采访记

发布时间:2020-11-1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咸丰县坪坝营镇的养殖场吸纳了一批贫困劳力就业,图为工人在投喂饲料。

咸丰县炟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正在开展培训。

咸丰县曲江镇魏家堡村的扶贫车间里,孩子在母亲身边学习。 (本版图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通讯员 申丽萍 宋翀 刘忠赤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幸福一家。

据省人社厅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已经有204.8万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占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07.3%。

抓住就业扶贫的“牛鼻子”,让贫困群众穿上“工作服”,摘掉“穷帽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培训、兴办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举措落实落细,我省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路越走越宽。日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恩施州武陵山区采访。

“扶贫车间”蓬勃生长

10月30日的一场小雨,让咸丰县曲江镇魏家堡村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光亮如新。

下午3点,7岁的李一丹放学归来。小姑娘拿着一张满分数学试卷,蹦蹦跳跳跑进安置点内的扶贫车间,向母亲刘秋芳报喜。

刘秋芳停下手上的活儿,一边夸奖女儿,一边清出一张桌子,让女儿在身边写作业。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扶贫车间“老板”甄云脸上泛起笑容:“娃娃们再也不是留守儿童了!”

这家扶贫车间,名为咸丰云翔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安置点的58家贫困户中,有60多人在此务工,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

“工厂就在家门口,很方便。”刘秋芳说,早些年,她和丈夫在外务工,家中仅留婆婆和女儿。去年搬迁后,她到扶贫车间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一举两得。

“只要有就业意愿的老乡,我们全部吸纳。”甄云说,扶贫车间不仅享受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资金扶持,还有当地人社部门的创业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开办一年来,产值约600万元,最近又接到一大批校服订单,工人们加班加点,收入又要“涨一截”。

曲江镇的扶贫车间一派繁忙,坪坝营镇的另一家扶贫车间正在快速发展。

来自黄冈的创业青年陈俊,正和贫困人员张红艳一起,为3万多只蛋鸡投食。

“再过一个星期,第一批蛋鸡就要产蛋了。”陈俊算了一笔账,养鸡场每天可产170箱鸡蛋,里里外外需要30多名工人。他已通知附近的村,把贫困劳动力都招过来,固定岗位,长期用工。

“真没想到开办扶贫车间的政策这么好。”陈俊说,今年6月,他来此兴办养鸡场时,只想着照顾一下附近的贫困户,请他们来帮忙。县人社部门得知此事后,主动送政策上门,帮他申报项目、整理资料,申请到东西部扶贫协作扶持资金75万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扶贫车间办好,在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带富更多贫困群众。

据咸丰县就业局副局长王健翔介绍,近年来,该县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除了上百家家庭作坊式的扶贫车间,全县认定的县级扶贫车间达39家。今年,新建22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扶贫车间,400多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已全部到位。

“金牌月嫂”三年逆袭

短短三年,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月入过万的“金牌月嫂”,恩施市盛家坝乡下云坝村的张金梅完成了一场“逆袭”。

回想起过去的窘迫,张金梅说:“真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

2009年,丈夫遭遇意外偏瘫,丧失劳动能力;2014年,家中遭遇火灾,孩子还生了病。后来两年,她借住在妹妹家,四处借钱把房子修好,欠下近30万元债务。

转机,发生在2017年。浙江杭州对口恩施扶贫工作组来到村里,组织贫困人员参加培训、外出务工。张金梅没有迟疑,报名参加月嫂培训。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张金梅不仅学会了育婴员基础、实际操作技能,还有糕点制作、茶艺、家庭美学等知识。半年后,她领到了月嫂资格证,走出大山,在杭州上岗。

勤劳能干的张金梅很快赢得好口碑,2018年获“金牌月嫂”称号,月收入超万元。之后,公司考虑到她家中实际情况,在恩施市为她安排了岗位。

如今,她在恩施汇力帮帮家政公司工作,一边当月嫂,一边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今年7月,随着家中债务还清,她开始计划翻修老屋,或是在城里买一套新房。

发生在张金梅身上的变化,是杭州对口帮扶恩施开展“订单式”劳务协作扶贫的缩影。

据恩施州人社局局长郑开廷介绍,杭州、恩施两地人社部门制定了扶贫劳务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两地协作、四级联动”劳务协作格局。

恩施州在杭州市设立州直及8县市“1+8”劳务协作工作站,选派骨干力量担任工作站站长,形成了“总站+分站+企业+联络员”的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劳务协作扶贫,将杭州的家政等产业链条延伸引入恩施,将贫困人员“订单式”输送到杭州,打造劳务品牌。“恩施月嫂”“恩施保姆”“恩施司机”等,越来越具品牌效应。截至2019年底,恩施贫困群众在浙江稳定就业人数达1.77万余人。

今年疫情以来,恩施州人社部门通过与1517家企业对接,收集岗位20万余个,其中杭州为恩施农民工保留岗位9000个,并开发“爱心岗位”1000余个。恩施州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方式累计向全国集中输送农民工3万余人,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外出就业,实现了脱贫。

“家庭农场”净赚4万元

在恩施,像“金牌月嫂”张金梅一样,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不胜枚举。

10月29日,咸丰县炟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养老护理及育婴师培训班开课,来自周边乡镇的40多名学员中,有近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同时,一场面向种植养殖的创业培训,也在该县黄金洞乡黄家村举行。

“今年,通过我们培训后,有800多名贫困劳动力外出找到了工作。”炟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何元军说,该校是恩施州就业培训定点机构,2016年至今已培训7000多人,大部分都是当地贫困劳动力。除了请贫困人员参加养老护理、育婴师、美容美发、茶艺师、电子商务五大类培训,该校还时常组织师资力量,送种植养殖技能下乡。

他介绍,对于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学校长期提供就业帮扶,各类工作岗位会被分门别类,发送到相应培训课程的微信群里。对于培训后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学校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到人社部门申请相应的创业扶持。

在该县高乐山镇青山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祥兵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就是“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的一个典型案例。

2017年,咸丰县就业局副局长章仕泽来到青山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带领3名工作人员组成“尖刀班”,在这个7.5平方公里的村里扎下根来。

2018年,得知曾祥兵想在家搞养殖,“尖刀班”立即上门介绍他参加技能培训,并为其申请了家庭农场奖扶项目,1万元创业扶持资金迅速落实。

有了技术,又有了本钱,“祥兵家庭农场”挂牌开张。2019年,曾祥兵养了50头生猪和4头牛,当年净赚4万余元。今年,在外务工的儿子回家帮忙,曾祥兵又多养了30头羊。

“县里每年配套50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培训,配套300万元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章仕泽说,靠着扶贫好政策,青山坡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7年,该村70多名贫困劳动力没有稳定收入,靠打零工为生。如今,除了11名身体残疾的贫困人员享受兜底帮扶外,均已实现就业创业。昔日的贫困村,已顺利脱贫摘帽。

上一篇:大悟就业扶贫重扶“志” 公益性岗位实行末位淘汰
下一篇:殷安荣下山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