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脱贫奔小康 一个也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黄金”晒场 ——长阳火烧坪乡黍子岭村发展中药材黄蜀葵 通讯员王双跃 摄

宜都梁山村的辣椒红了 通讯员杨邦新 摄

羊儿满山坡 通讯员秦焰山 摄

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郑岚 通讯员陈卫卫 张鹏

五年前,远安县旧县镇西北区海拔近千米的山顶上,零散地居住着34户石桥坪村人。“土坯墙、泥巴路,交通靠走、吃水靠挑”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11月,山下8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场地上,建起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4户贫困户搬出“穷窝”,拎包住进一应俱全的安置房。

秋获时节,住在石桥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里,他们和村里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乐呵呵地盘算着村里268千瓦的光伏项目,今年能得到多少分红。

贫困,终于离他们远去。

“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示。今年,中国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

5年筚路蓝缕,5年胼手胝足。10月21日,宜昌市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宜昌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小康路上,宜昌步履铿锵!

5年来

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全市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省政府先后批准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401279人,平均每年减贫7.5万人。剩余未脱贫339户681人已达到稳定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0.026%,绝对贫困现象在宜昌基本消除。

5年来

“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

各界力量形成大扶贫格局,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宜昌教育扶贫累计资助学生55.72万人次,资助资金8.24亿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政策,61672人次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救治,未发生一例因病返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消危减土三年行动,建成集中安置点664个,完成扶贫搬迁18219户47475人,改造危房8.3万户,解决了26万余人住房安全问题。累计投入12亿元解决40.2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6亿元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全面加强。如今,贫困地区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5年来

增收基础全面夯实

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正稳步提高,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十三五”时期,全市扶持贫困户发展和巩固柑橘、茶叶、蔬菜、粮油、药材、小水果等种植业88万亩,培育带贫农业企业1180家、专业合作社5207个,特色产业累计带动10.9万户贫困户增收,特色产业带贫率和市场主体带贫率均超过90%。落实光伏扶贫电站收益80%用于公益性岗位和劳务费用支出政策,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万个,引导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市场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近3000人,13.47万人实现务工就业。2016年来,宜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5%,到2019年达到9829元。

5年来

农村面貌大幅改善

脱贫攻坚以来,近180亿元投入到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补上短板其发展明显加快。全市农村交通、通讯、电网、公共服务等全面改善,实现了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峰县苏家河村、长阳县郑家榜村、秭归县石柱村、兴山县大槽村、远安县龙凤村等过去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名村”“网红打卡地”。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罗官章、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刘发英、“中国好人”肖曙光……全市1379支驻村工作队3687人扎根扶贫一线,和全市4.4万名党员干部一起,把扶贫工作抓紧再抓紧,落实再落实,真正使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得到真实惠。

面对疫情加试题,机关干部下沉村居参与防疫。面对卖菜、卖橙、卖茶“三场仗”,宜昌借助5个淘宝镇、20个淘宝村的优势,通过农商对接、城乡对接、院士代言、市县领导直播带货、创新春茶“百圆惠”品牌等方式,线下抓消费扶贫、线上抓电商营销,销售6.12万吨时令蔬菜、10.9万吨脐橙、9379吨干茶。

宜昌3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定贫困县都和同是武陵山片区的恩施州交界,如何补齐边界基础设施短板?宜昌市委联合恩施州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边界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目前,全市4个边界县10个乡镇40个村在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生产生活用电、通讯网络等方面,共排查实施“补短板”项目64个,完成总投资3542万元,惠及两地5.2万山区群众。2020年继续深入推进边界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交界的基础设施纳入项目库,摸排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17个,已完成总投资3789万元,受益人口3.2万人。

将健康“守护神”送到村民身边。宜昌持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落地,目前毕业上岗大学生村医779人,全市村医大专学历人员占比达到26.17%,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有57名乡村医生通过考核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

10月30日,秋日静好,秭归县凤凰溪村三组一幢三层楼高的小洋房内,村民郝明周、向桃英回忆起几年前的日子,恍如隔世:“那时,我们住着土坯房,身上背着二十几万的债,贫困户的帽子压得人喘不过气。”通水、通电、通路、住进新房,如今,在工作队员的带领下,郝明周一家养殖了百余头山羊,田里种着药材,前不久,又投资养了十多头猪。“好日子才刚开始呢。”向桃英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宜昌正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逐步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向前。

上一篇:开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亮点频出 脱贫攻坚的宜昌路径
下一篇:王晋:不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