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技术送下乡订单到田头——神农架“疫”后战贫再加力

发布时间:2020-12-15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神农架大力扶持“六种四养”扶贫产业。图为八角庙中药材种植基地。 (通讯员 李开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王欣 昝林红

“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也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今年以来,神农架林区实施稳岗拓岗、种植养殖扶持、消费扶贫等17项措施,统筹组织资金1600万元用于扶持脱贫产业,用“授人以渔”的办法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构筑长效扶贫机制。

专家在猕猴桃基地讲课

“现在是猕猴桃冬管时期,施肥、修枝和防虫是最主要的3项任务……”12月4日,一堂技术培训在新华镇猫儿观村猕猴桃基地开课。

农业专家、神农架百草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陈克勤应邀主讲。“叶子本来能长盘子大,现在只有碗大,原因是营养不良……”他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教村民如何开沟、施肥。

“一棵树要施2斤复合肥、30斤有机肥!”第一次种猕猴桃的村民个个诧异,“没想到需要这么多肥料”。

“树藤1.8米以下的,只保留1个主干,好比1家只有1个主事的,多了反而不好。”修枝环节,陈克勤更是苦口婆心。

2个多小时的讲授,村民们听得“不过瘾”,纷纷要求“明年春上再来讲一课”。

猫儿观村猕猴桃基地项目始建于2016年,是林区商务局和新华镇共同支持的精准扶贫项目。在送技术下乡的同时,林区商务局拿出10万元帮忙购买有机肥等农资。

该村党支部书记表示,他们将选派5名素质较高、愿意带动村民发展的“带头人”,到百草园基地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学成后回村“传、帮、带”。

据介绍,神农架林区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67个行政村培养产业发展指导员,让贫困对象掌握一技之长。

公司高价回收红高粱

取样,检测,称重,付款……12月9日,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红高粱收购在松柏镇白莲村开秤。

54岁的孙文荣一大早就把7袋红高粱送到收购点。“3块钱1斤,比种苞谷划算多了。”孙文荣说,她家有4亩地,今年是她种红高粱的第5个年头,往年亩产能达到250公斤。

今年孙文荣的红高粱被野猪毁坏,产量不到往年一半,“好在年初买了保险,还能赔几千块”。当天,白莲村15个种植户全部把红高粱售卖。

2016年,神农架林区引进贵州“红缨子”红高粱,由神农架生态酒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种子,聘请农技专家对农户进行指导,红高粱成熟后全部回收。

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0亩不断扩大。今年,公司与6个乡镇签订红高粱“订单”9300余亩,免费发放种子5000公斤,成熟后全部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约两元的价格回收。

白莲村党支部书记万宏柱介绍,为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对口帮扶单位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亩200元补贴,并帮助他们购买红高粱保险、猕猴桃保险、中药材保险等,降低农户种植风险。

区长直播卖蜂蜜

12月13日,神农架木鱼镇潮水河村寒风凛冽、雪花飞舞。

村民邹万明正冒雪查看蜂箱。“我每年只割一次蜜,给蜂群留的蜂蜜多着呢。”他说,主要是查看蜂箱盖有没有被大风掀开。

家门外的山坡上,每隔几米就摆放着1个蜂箱,一共有145个。“花一开,这里就热闹了,两三个月就是满箱蜂蜜。”邹万明说,每公斤百花蜜能卖200元,“家里脱贫、盖房全靠它”。

2013年,邹万明和女儿先后生病,手术治疗花去20多万元,其中18万元是借款。2014年,邹万明开始养蜂。几年来,他不仅还清债,还在山腰盖起一栋二层楼房。

养蜂规模扩大后,怎么把蜂蜜都卖出去成了摆在邹万明眼前的大事。今年疫情期间,女儿邹仕香在家上网课。她把父亲养蜂、割蜜的场景拍下来,做成短视频发在朋友圈里,引来不少人下单购买。

尝到甜头,邹万明全家总动员,都在朋友圈里卖蜂蜜,“今年用微信卖了350多斤,最大的一单卖了58斤”。

其余的蜂蜜邹万明也不用担心。国家电网神农架供电公司与当地企业汇野生态产品有限公司合作,林区所有贫困对象家里的蜜蜂,均由汇野公司收购后进入国家电网“慧农帮”“爱如电”等线上平台。

“我受了很多人帮助,也愿意帮助其他人。”邹万明把养蜂经验教授给了邻居,全村已有16户村民跟着他学养蜂。大伙准备成立合作社、开网店,注册商标,把产品送到集镇和景区超市,作为旅游商品出售。

闲暇的时候,邹万明喜欢在抖音上发些短视频,有一条是他提着蜂巢的画面,他配字幕:“带它回窝,拎着欢喜”;还有一条是5月17日发的,字幕是:“这样辛苦有奔头……”

神农架是中华小蜜蜂保护区。2015年以来,神农架林区共向全区养蜂户免费发放蜂箱6.7万个,发展养蜂大户400余个。4月以来,神农架林区政府区长、副区长纷纷亮相直播间,通过区长代言、直播带货助农产品出山。据介绍,今年神农架共有176款农特产品上架电商平台,全年电商销售约4亿元。

上一篇:宜昌远安以“防贫保”筑牢“防贫堤”
下一篇:湖北通城: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 奏响脱贫致富“新乐章”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