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实施长江大保护项目让垃圾堆变身城市“绿肺”
生态湿地白鹭飞 栈桥流水沐朝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夏子茜 武正芳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强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7月19日上午,宜昌市夷陵区,雨后初晴,空气清新。
在位于龙泉镇柏临河湿地修复工程现场,新修的木栈桥蜿蜒曲折横跨水面,桥下流水潺潺,几只白鹭相互追逐。
望着眼前的景象,或许人们很难想到,这里曾堆满建筑垃圾,荒草丛生。
2020年,夷陵区启动长江大保护PPP项目,总投资20.78亿元,项目以雨污管网改造、重点片区治理为主线,坚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治理为导向,切实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其中,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简称“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承担涉及4个主项的18个子项工程,4个主项包括柏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乐天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乡镇集镇生态治理工程、小溪塔雨污管网智能化改造项目。
这个PPP项目中,湿地修复成为柏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重点。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长江大保护项目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曾磊介绍,柏临河湿地修复工程将在柏临河旁建设人行栈桥,设置种植池、亲水平台、沿河廊道以及游客服务点、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突出的城市“绿肺”。
在龙泉柏临河与杨树河交汇处下游西岸的钟家畈村,一座崭新的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施工现场,脱水机房、配电房、监测房、综合楼等一应俱全,设备已安装完成,并进入污水厂试运行阶段。
“目前,处理龙泉镇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花艳污水处理厂已超负荷运行,无法满足该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需求。”曾磊介绍,新建污水处理厂采用AAO改良生化池和矩形二沉池工艺,工艺更先进,流程更优化,日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3万吨,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水质标准,该污水处理厂还将承担宜昌高铁新城污水处理任务。
环保项目施工更得讲环保。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屡创新法。如龙泉柏临河大道二期雨污管网及附属设施工程,路面基层采用改性磷石膏代替水泥作为道路水稳结构层,更抗干缩和抗腐蚀,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一次验收合格率标准达到96.8%,其成果被树立为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
据悉,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坚决守好三峡生态屏障,落实“双碳”发展战略,建好长江绿色发展先行区,深入实施夷陵区长江大保护PPP项目,十大标志性战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战果丰硕。目前,夷陵区现有省级及以上生态乡镇10个、生态村34个。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专家点评
还清生态欠账 补齐环境短板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的指导原则。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有能力而且必须尽快补齐生态环境历史欠账和环境短板。
宜昌不仅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而且是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负有特殊的使命,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全省各市县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彭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