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阳新:擦亮湖面如镜

发布时间:2022-11-02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长松 龚雪 汪芹 通讯员 向能来 易相志

阅读提要

常年保持二类水质,23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地湖北省王英水库,在阳新;冬春观鸟胜地、国际重要湿地网湖,在阳新。

阳新是革命老区,也是湖区库区,全县大小湖泊200多个,大中小各型水库150多座,纳入我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达63个,居全省前列。

水产养殖,曾经是阳新经济的“半边天”,也是富民大产业。但曾经过度追求产量,投肥养殖,导致阳新湖泊严重污染。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后,阳新痛定思痛,正面迎战湖泊治理绿色发展“大考”。

观念变效果变——

治好一片湖,托起一座城

宽阔的水域,绿道林荫。冬春有小天鹅、白琵鹭造访,平日里雁鸭类、鹭类、鸥类水禽戏水飞翔。

莲花湖湿地公园,面积超1100公顷。远处群山,近处楼宇。难以想像,它是阳新县城的城中湖。

曾经,它是一个渔场,叫竹林塘。偏于老城东郊,接纳城区污水,养殖水产,还一度招商引进珍珠养殖项目。

“养鱼投肥,养珍珠更是投放大量鸡粪鸭粪。水面泛绿,水体发臭,腥味扑鼻。”潘兴荣是当年渔场场长,记忆犹新。

百姓怨声载道,强烈要求治理。但建设湿地公园的计划传出后,人们又不无担心:一个国贫县,建那么大一个公园,是不是搞形象工程;是真心治湖,还是学大城市搞湖景房;这么大投入,让子孙背债吗;把养鱼密度降下来,投肥控下来,国家少花钱,渔场有收益,岂不更切实际……

阳新县委县政府听取多方意见后认为,作为百万人口大县,有人口基础;作为中部鞋都,有产业基础;老县城日渐逼仄,无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转观念、下决心、排万难,为未来三五十年的城市发展打基础,用实际效果打消老百姓的顾虑。

取缔养殖,安置职工。同步实施雨污分流、水系联通、拆迁拆违、恢复水生植被等系列工程。新建污水提升泵站4座、亲水栈道1400米、生态浮岛12亩,城区湖边全部铺设污水管网,同时清淤改造水塘近百亩,退渔还湿600余亩。几年时间,一块块硬骨头啃下来,莲花湖湿地生态系统初步成型。

1100平方米的湿地科普馆、200平方米的湿地学校、2000多米的科普长廊,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健身的居民、打卡的游人、群体性活动,越来越多。端午节龙舟赛、长跑接力赛、摄影大赛、千架无人机表演,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活动都在这里开展。莲花湖成了县城最聚人气、最具活力的开敞公共空间。

教育、医疗、市民服务等资源也向湖泊一带聚集过来。城东一座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能容纳近20万人口的新城,在莲花湖畔崛起。

竹林塘蝶变莲花湖,不仅改变了阳新县城的地理坐标,也塑造了阳新县城迈向中等城市的骨架,提升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

在渔场工作30多年,一辈子生活在县城的潘兴荣说:“一片湖托起一座城,这是我眼见的,亲历的,活生生的绿色发展例子。”

路径变效果变——

通过解决人的问题解决湖的问题

阳新治湖,必须取缔投肥养殖,但靠湖吃湖的镇村集体、承包人、渔民,利益如何保障。这是很难解开的“死结”。

10月20日,秋阳高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网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湖泊朱婆湖采访。朱婆湖接近2万亩,分属富池镇丰山村、枫林镇刘冲村、排市镇下容村。

偌大的湖面,无一船一网,波光粼粼。

巡湖员老徐介绍,前几年可不是这般安静的场景。围网、渔船、增氧机、电线灯泡棚屋等,在每一个养殖湖泊里,都是标配。

把人从湖里“请”出来,湖泊又不能一禁了之,都是既难说又难办的事。阳新县反复研商,决定将各镇区国有性质的27个湖泊经营权,以承租的方式,统一划转到县农发公司,实行“人放天养”。同时鼓励集体性质湖泊协商划转。对农发公司的考核,首要的是湖泊水质。

绝大多数湖泊都在承包期内,经过艰难的谈判,到今年6月,逐步划转湖泊30个(其中村集体7个),面积71585亩。县农发公司对划转过来的湖泊全部实行“人放天养、自然增殖、科学捕捞、一湖一策”的治湖管湖模式,投肥下饵彻底禁绝。

接收朱婆湖,年租金为200万元,在治湖专家指导下,农发公司投放了100万斤滤食性鱼类花白鲢。“人放天养”一年多,朱婆湖水质由劣Ⅴ类,恢复到了Ⅴ类有时Ⅳ类。“承包人拿到赔偿金转产,村集体有了稳定收益,部分渔民在公司打工,一举三得。最关键是水清了,这是所有人都乐见的好事。”农发公司董事长石文发说。

有人不解,农发公司岂不成了“冤大头”?现实情况是,因掌握了大量湖泊资源,公司可以按照湖泊的不同情况选择鱼类品种,对湖泊进行分工整合,掌控销售时机。6400亩的南坦湖,为了抗旱,今年进行了两次捕捞,共计100万斤,其中花鲢(俗称胖头鱼)竞标销售,因品质优良,分别以7.56元、7.37元每斤的价格成交,远销成都等外地市场,价格高,口碑好。1000亩的石臼湖因抗旱被抽干,农发公司及时将12万斤鱼转移到了其他湖泊,几乎没有损失。“下一步,创品牌,走精品路线,实现常年销售。”石文发说。

“县级财力有限,难以通过大的工程项目来治湖。比较现实的办法,就是‘人退湖进’,给靠湖吃湖的群众以出路,湖泊就有了活路。这几年,阳新按这个路径大面积退垸还湖还湿,效果比较明显。”一直与湖泊打交道的阳新县水利和湖泊局高级工程师刘勇国说。

机制变效果变——

守护一库清水变成个人自觉

登上仙岛湖山顶上的“天空之城”玻璃观景平台,俯瞰1000多个小岛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似银河仙境。

仙岛湖就是王英水库,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总库容超过6亿立方米。

除了防汛、灌溉,王英水库还是阳新、大冶、咸宁23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地,已建成3个大型水厂、4个小型水厂。

今年5月,王英水库罕见地发现桃花水母,说明水质非常优良。

在此工作30多年的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吴裕勇说,这一库水的变化,就是一堂深刻的“两山课”:2000年前后,网箱养殖泛滥,水质急剧下降。拆除网箱,渔民上岸,水质好转。上岸后的渔民为生计所迫,再次下库开游船搞观光,水质再次下降。2017年,仙岛湖4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政府痛下决心,关停20多家养殖场,花巨资收购120多艘私人游船,旅游从此走上规范之路。

泉丰村位于景区核心,老党员倪方松家的故事,就是库区变化的真实写照。他家早年在仙岛湖撒网捕鱼、小规模养殖。上岸后,买了一艘小游船,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水质却越来越差。2018年,政府收购私人游船,倪方松第一个在合同上签了字。

“发展旅游是大势所趋,但小散乱地搞,把干干净净的一库水搞脏了,砸的是自己的饭碗。”倪方松把眼光投到岸上,用补偿款入股景点建设,同时带动32户村民入股,开发了一处农耕休闲旅游区,

为了高标准开发仙岛湖,同时推动精准扶贫,当地引进了“天空之城”项目,吸纳王英镇的29个村,入股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运作。“天空之城”景区目前有员工130多人,90%以上为当地村民。村集体每年分红100多万元,八成通过公益岗位发放给保洁员、防火员、公路养护员、绿化管理员、光伏管理员等当地百姓。

贯通19个景点的黄金旅游线,不少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倪方松和32户村民入股的景点,就在这条线上。

“景区200多家农家乐也都是本地人开的,大家吃的是同一碗饭。”王英镇党委书记、仙岛湖风景区管理处主任李志勇介绍,经历了这些年的变化,特别是通过机制化的利益联结,当地百姓普遍意识到,守护好这一库清水,就是守护个人饭碗,守望家庭兴旺。

“好再来”农家乐店主刘元贵退捕上岸当厨子已近10年,“客人说,这里的水泡茶好喝、做饭好吃,这是我最愿意听到的,我一片菜叶都不会丢到库里去。”

据阳新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统计,全县重点治理的15个劣Ⅴ类湖泊,到今年第二季度,Ⅳ类水质湖泊5个,Ⅴ类5个,劣Ⅴ类5个。其中网湖水质提升到Ⅳ类。最为突出的总磷超标问题,所有湖泊都呈稳定下降趋势,全县湖泊水质整体稳定提升。

“推动阳新绿色发展,治湖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纵有千难万难,也别无选择。这既是时代主题,也是对子孙负责。”阳新县委书记万鼎说。

上一篇:湖北6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下一篇:恩施建始:大山深处的玫瑰之约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