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整村授信,让全省乡亲们发展产业有了“应急钱包”。
“授信,就是给了我们一个随时可以提钱的钱包。”12月14日,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八角庙村种植大户刘丽说。今年上半年,她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增建大棚,但手里资金有些紧张,正当发愁时,当地农商银行到村里开展“整村授信”活动,对她进行了预授信。有了“应急钱包”,她手机上点点,很快就提取20万元贷款,解了融资难题。
这是湖北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惠及农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挖掘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价值,为农户提供授信额度,助力乡村振兴。截至10月底,全省推进“整村授信”村达1.8万个,授信金额1500多亿元,惠及200多万农户。
守信可贷款
农户贷款余额增长13.1%
“整村授信”过程中,银行和村两委一道对农户现场评级授信,无需抵押担保。在生产发展需求资金时,农户可随时用手机申请提款。
据介绍,村两委向银行提供农户家庭信息、生产经营情况等基础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再进行调查、评级和授信。授信评定小组由银行人员与村组成员共同组成。部分地区总结出“六看、五老”信用评价模式:“六看”就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围绕什么产业忙、六看是否诚信和善良,“五老”则是请老支书、老村主任、老党员、老模范、老族人等德高望重、熟悉村情人情的代表参与打分。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不断深化农村三级信用创建,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优化创建流程、细化指标体系。守信能换来贷款,失信则寸步难行,“整村授信”让诚信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授信农户,一旦发现立即取消授信。
农户有了信用档案,就突破了“抵押难”“担保难”的限制。截至10月底,全省农户贷款余额5138亿元,同比增长13.1%。
5500多名“金融村官”
驻村助农
“村银共建+整村授信”模式,成为向全国推广的“湖北样板”。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金融机构,省农信联社率全省76家市县农商行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合作,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村银共建+金融村官+荆楚小康贷”模式推进“整村授信”,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省农信联社制订了“整村授信”的“863”计划,即农户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授信率达到60%以上、授信签约率达到30%以上的标准。其中,“金融村官”每周定期到派驻村现场办公,手把手帮助村民学习使用手机银行、电子银行设备,积极参与村组政务活动、发放贷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金融服务。目前,全省农商行累计选派5500多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驻扎到1.4万个村组,为农户提供“应急备用金”过千亿元。
不光是农户,涉农企业也因为信用体系的完善,享受到便捷的融资。近年来,我省推动构建以“鄂融通”及各级融资信用平台为核心、相关市州县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为补充的农村信用信息共享网络,推进涉农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为农村经济主体“精准画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惠农e贷”“农担贷”“乡村振兴贷”等众多涉农信贷产品,帮助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纾困。截至10月末,全省各级融资信用平台及市县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全省20多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帮助4.4万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融资。截至10月末,全省农村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