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走进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 强引擎聚动能 科创宜都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23-01-1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宜都市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江汇流,蔚为壮观。 (冯建 摄)

宜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世界首创冬虫夏草生态繁育基地。 (徐磊 摄)

国内最大的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

“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县域是创新体系的“神经末梢”。

长江浩荡,清江俊美。两江交汇处,坐标宜都,一份傲人的创新“成绩单”令人瞩目。

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全国百强县持续进位至68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持续进位至第63位;连续多年在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获评优秀;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大关……

古城宜都,创新活力何以如此强劲?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表示,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强县工程的工作部署,围绕“产业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壮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集聚”“双创载体平台建设”“科技为民惠民”六大工程建设任务,细化17项建设内容41项重点工作,通过科技创新补齐资源短板,促进了资源要素向创新集聚汇流,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动力。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8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共计47个创新型县(市)通过验收。这是在激发基层创新力量上,我国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从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以来,宜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优势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双创载体建设量质齐升,科技为民惠民实效凸显,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

县域创新 藏着多个“全球冠军”

深冬时节,位于宜都的湖北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200万支胰岛素注射剂项目建设现场,来自瑞士的工程师正在新建的胰岛素注射笔生产线调试设备。

“项目达产后,胰岛素制剂产能将超过1亿支。”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爽介绍,东阳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有望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产胰岛素产品。

在宜都,东阳光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原料药发酵生产基地,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都是世界同行的标杆;全球首创生态繁育冬虫夏草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磷酸奥司他韦生产基地。

在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企业——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新产品,“三嗪酮类”高端紫外线吸收剂已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在全球最大的电子级氯化钡生产基地——华昊新材料,生产电子级氯化钡的纯度达到了99.9999%,主要产品氯化钡、硫酸钡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塑料填充剂、化妆品等领域,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巨大。

在国内最大的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拥有110万尾鲟鱼母鱼,形成了近20年的稳定梯队,每年可提供100吨鱼子酱。

一个个全球、全国领先、一批批络绎不绝来自海外的订单,打造了宜都创新发展的亮丽名片,为宜都冲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锡阳表示,自2018年宜都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宜都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科技局、经商局等30个相关市直部门和乡镇任成员单位,高位推进。先后出台《宜都市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形成了“1+11”政策支持体系,涵盖主体培育、创新支持、产业扶持、人才引育、双创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双创平台打造等内容。高企数量达到1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11家,科创“新物种”企业8家,湖北省“百强高企”1家,形成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

绿色创新 化解化工围江难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

岁末年初,宜都化工园区生机勃发、机器轰鸣。

宜都地处长江、清江交汇处,拥有近50公里长江岸线。如何在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中“打头阵、当先锋、做标杆”,当好主力军,助力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目标,宜都奋力打造长江、清江两岸生态屏障,以绿色创新化解化工围江难题,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

华阳化工生产规模及技术水平居国内紫外线吸收剂行业龙头地位,是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等世界著名日化品牌主要供应商。2017年7月,宜都响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开始实施沿江一公里化工装置“清零”,当时位于长江边的华阳化工面临搬迁,迎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21年7月13日,历经整整4年建设,新华阳化工正式投产,成为宜都化工园首个搬迁入园投产企业。“安家”化工园区后,华阳化工通过新上一流的设备、系统,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加速更新换代,种类由8种增至16种,产能从5000吨增至8300吨,在提升企业含金量的同时,产品的“含绿量”也极大提升,“三废”排放量大幅下降,其中COD(化学需氧量)等关键指标下降80%。

建强平台载体,激发创新活力。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宜都兴发、宜化楚星等龙头企业参与建设湖北三峡实验室,高标准建设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研发在外、转化在宜都。目前,宜都化工园区共有在建项目45个。园区内磷化工产业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双向转型升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化工产业进入了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循环化、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化工围江”全面破局,宜都化工产业园入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2025年化工园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成功实现绿色转型。

科技赋能,助推经济生态双提升。 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宜都新画卷正在清晰绘就。

融合创新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当科技“撞上”柑橘,能发挥多大的经济效益?有着“中国柑橘之乡”美誉的宜都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融合创新举措,宜都打造了全国最完整的柑橘产业链,宜都蜜柑在跻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同时,品牌价值达36.84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助推器”。

柑橘,是宜都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有橘园32.6万亩,橘农数以万计。

在省科技厅的协调推进下,宜都土老憨,从精深加工、皮渣利用,再到品牌化发展,在柑橘全产业链上下足功夫,让小小的柑橘撬动了数十亿的大市场。该集团利用柑橘精深加工的调味品、休闲食品及饮料享誉全国,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宜都土老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正常价格计算,一个橘子通过深加工,最高可增值6到8倍。

在柑橘精深加工产业链,宜都取得多个“第一”和“唯一”,首个柑橘自动化剥皮—榨汁—发酵生产线,首个柑橘全汁带渣发酵工艺体系,首个橘醋发酵菌种选育,全国唯一用橘汁酿造橘醋原浆系列、陈皮料酒系列产品,在全国首先实现柑橘全果利用。宜都获批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枚小小的柑橘,串起了从精品种植、精深加工到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全要素、全产业的 “甜蜜产业链”,打造了全国最完整的柑橘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20%以上。还通过柑橘“+互联网”“+文化”“+旅游”“+康养”等,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效对接。

久久为功 持续做优服务

近日,湖北宜化产品“季戊四醇”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该企业具备年产6万吨“季戊四醇”生产能力,产品产能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

“在科技部门的引导和激励下,我们企业非常注重科技创新,每年固定以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投入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湖北宜化集团精细化工产业副总裁裴丰说,随着不断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出99%纯度的“季戊四醇”。此外,相继开发了微粉级季戊四醇、99%高纯季戊四醇、军品级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等细分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抗氧剂、阻燃剂、航空润滑油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在宜都双创园,电子信息产业链关键企业——博通电子是湖北省唯一一家高端陶瓷PTC芯片的生产供应商,两个主导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一个第一、一个第二,主导制定了高端陶瓷PTC启动器芯片国家标准,也是湖北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园区重点引进的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产业,针对发展潜力好、人数规模少的小微企业打造出了筑巢、培育、提速的创新创业模式。

“宜都始终坚持用‘政策干货和真金白银’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做优服务、久久为功,以高质量的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夏明海介绍,三年来,宜都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涵盖创新支持、产业扶持、人才引育、双创环境优化、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强保障,本级财政科学技术累计投入3.05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2%,“真金白银”重奖企业科技创新资金4045.55万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优惠等税费减免12.3亿元,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经费58.66亿元。金融创新力破瓶颈,宜都在全省县域首创“科创贷”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科创贷”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确定为全省首批16条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推出“人才贷”“专利质押贷”等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和人才开展创新创业,在全省设立首家规模1亿元的科华(宜都)县域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资本嫁接,扶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富,国家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宜都活力涌动、锐意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陈军云 郑峥)


下一篇:沙洋探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规模种田 农民流转地 村集体来种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