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黄冈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 178个经济强村年营收均超50万元

发布时间:2023-01-12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集体经济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市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3610个行政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7.6万元,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178个。

“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我们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创新发展。”黄冈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围绕“党的领导、利益链接、市场导向、共同富裕”总目标,坚持“一村一策”规划发展路径,量身定做帮扶方案,探索出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带动等6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该市创新推广“村企共建”“三产融合”“抱团开发”等一批新模式和自办、入股、置业等多种经营方式,指导村级组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方法和理念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973个,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麻城市铁门岗乡大庙岗村创新村支部主导土地流转方式,集约经营发展优质稻、中药材、莲子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

红安县觅儿寺镇尚古山村推行“党建+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本村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带动村民增收。

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工业兴村的基调,全村共有52家企业,形成森工、石英砂、汽车配件三大支柱产业,拥有鄂簧牌板簧、九棵松家俱、九棵松地板三个湖北省著名商标,村集体收入达到近6000万元。

武穴市余川镇芦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党组织建设和合作社有机结合,立足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和发展基础,种好摇钱树、打好产业牌,走出了一条依托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子。

针对目前仍有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在探索中遇到扶持项目产业选取不准、经济收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黄冈将调整“消薄”目标,重点帮助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以下的村。据黄冈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从今年开始,该市将用3年时间消除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从2026年开始,再用三年时间,确保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超过20万元。

相关报道:

返乡“领头雁”带头闯市场

——尚古山村生态游热起来

位于尚古山村旧楼河湾的红色艺术写生基地。

 

尚古山村旧楼河湾升级改造后的梦想菜园。

冬闲时节,正好串串门、唠唠嗑,可红安县觅儿寺镇尚古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畅却忙得脚不沾地。

环村产业路在修,写生基地配套设施在建,水果园尝试增加新品种……在董畅看来,村级全域旅游这趟“列车”,需要不断更新零部件,才会跑得更快。

在董畅带领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大力推行“党建+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本村特色,发展生态旅游,让4000亩山地“披红戴绿”,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

“创业达人”返乡当选村支书

92年出生的董畅,本是一名“创业达人”。

2014年,大学读书期间的董畅就自主创业,在武汉光谷创办室内团建馆。在他精心经营下,一连开了11家连锁店,年营业额400万元,年收入近百万元,日子过得风光惬意。

2018年,董畅的老家尚古山村换届选举。

乡情在感召。“我们老了,改变村里的面貌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老支书的这句话触动了他。

亲情在影响。董畅常听爷爷奶奶说,村里给了他们很多帮助,人不能忘本。

是继续当老板?还是回乡当村干部?董畅十分纠结。

“放着大城市的高收入不要,回农村穷折腾啥?”听说儿子要回村,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我对家乡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感情,村里有基础,旅游开发有潜力,我想通过努力带动村民致富。”10月30日,董畅毅然决定返乡。次日,村“两委”换届选举,他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

跳出“农”门,曾是多少乡村青年的理想。然而,在个人名利与家乡发展之间,董畅作出了遵从内心的抉择。

引进企业发展农旅产业

刚回来那一阵,为尽快摸清“门道”,董畅吃了不少苦。

尚古山村有11个小组360户,他挨家挨户登门,还走访村里企业,只为听听大家的真心话,了解到真实情况。

“要么不回来,回来就必须干好。”那段时间,董畅常常工作到凌晨。

2014年,村里发展农旅观光产业,从武汉引进尚古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水果种植和酿酒。

董畅了解到,由于缺乏主动营销,主要坐等游客上门,公司一年销售额不到100万元。

“必须主动跑市场。”凭借曾经的创业经验,董畅带着村干部,陪着公司老总,联系旅行社带团采摘,到餐厅、酒吧推销葡萄酒,还把水果和葡萄酒包装成礼盒,到大企业进行销售。

效果立竿见影。每年7月翠冠梨上市,仅10天时间就销售5万公斤。“如今,水果采摘都要提前预定。”2022年,尚古山农业公司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

企业发展了,每年支付村里40万元土地流转费,在企业务工的村民,年均增收2万余元。

慢慢地,那些被董畅叫“伯伯”“爷爷”的村民们,被这个热心能干的小伙子打动、说服。

2021年12月,董畅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红绿融合”打造综合旅游名村

返乡3年多,董畅越来越认识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旧楼河湾是尚古山村最小的一个湾组。经过董畅提议,村发展理事会多轮磋商,决定由村集体将民房集中打造成红色写生基地、直播实践基地和民宿,再统一承租给市场主体运营,实现家家建民宿、户户有收益。

董畅与母校长江职业学院开展校地合作。“每年如有2000名以上学生来基地实践,可带来1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

2022年,村里又对旧楼河进行整湾升级改造,建有火车餐厅、房车露营基地、烧烤营地、梦想菜园等旅游景观,成功吸引了来自武汉和周边的游客,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写生基地、直播实践基地已初步建成,并建立了专门的运营公司,面向全国高校、艺术团队、美术协会等开展写生、摄影、电商直播、户外婚礼等相关合作,村民通过就业、创业、管理、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司运营。

尚古山村还先后引进5家农业企业、1家工业企业,村民们每年仅务工收入可达100余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万元。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的董畅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尚古山村也正在迎来最好的年华。

村党委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鄂东工业第一村”迈上新台阶

俯瞰九棵松村。(受访方供图)

全村52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000万元,这就是“鄂东工业第一村”九棵松村2022年交出的成绩单。

九棵松村位于蕲春县横车镇,蕴藏丰富的石英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发展了10多家石英砂加工厂,后来又办起板材公司、汽车钢板弹簧厂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05年就达到5000万元,跻身全国“明星村”。

然而,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村集体收入一路下滑,最低降到不足3000万元。粗放发展阶段积累下的矛盾也逐渐暴露,村民上访不断。

2018年,新一届村党委上任,九棵松村的局面开始改变。“实践证明,党建强则乡村强,党建弱则事业衰。”村党委书记董振兴说,要建设好村级党组织,绝不能搞一言堂,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做到集体决策、公平公正。

高纯石英砂是航空航天仪器、特种光学玻璃等高科技产品的基础原料,每吨可以卖到5000元。九棵松村的石英石品质很好,但由于加工工艺简单,只能做成粗制石英砂,每吨才卖800元。

“矿产资源有限,要提高效益,必须实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品质。”可老板们都有小富即安心理,再加上技改投资动辄上千万,谁都不愿意动。

村“两委”反复研究,决定多管齐下。一方面跟老板们沟通讲道理,一方面控制开采量、提高原石价格,倒逼工厂改造升级。看到村“两委”是为了发展真心在谋划,而不是谋私利,老板们心服了,原石价格也顺利地由每吨200元提高到每吨450元。

在九棵松村宏泰石英砂厂,巨大的反应釜里,石英砂正在被酸洗。“这是我们投入两千万元新上的设备,可以去除石英砂里的70多种杂质,将纯度从99%提升到99.99%,价格上涨四五倍,还供不应求。”老板董有铭说,今年工厂还要继续改造升级产品,争取替代进口高纯石英砂。

曾是村里龙头企业的燕加隆公司,2019年整体迁出,腾出6万平方米厂房,一下成为九棵松村最大的闲置资产。

怎么办?“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招引优质企业。”董振兴说服村党委一班人,投资800万元升级改造厂房,增加配套,建成众创科技园。

“厂房稍加改造就可入驻,工人也好招,关键是村集体服务好,我很快决定把企业从福建迁过来。”湖北美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能说,现在,公司正在全力赶制一批40万盒的坚果礼盒订单。

目前,众创科技园已招引船王焊材、思达门业、美为食品等14家企业入驻,吸纳就业400余人,年租金收入400万元。

“发展成果要与群众共享,才能得到大家的真心拥护。”董振兴深有感触地说,2022年,村里发放各项福利费用1000万元,相比4年前翻番。

蕲春县委组织部部长毛红志说,九棵松的发展证明,只要有坚强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一个村的各项事业,就不难从小到大走向兴旺发达。

村党支部主导土地流转——大庙岗村兴起五大产业

麻城市铁门岗乡大庙岗村莲米基地。

冬日阳光下,走进麻城市铁门岗乡大庙岗村的光伏发电基地,闪亮的光伏板一眼望不到边。

“这是麻城市多能互补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总装机量1300兆瓦,占地面积约28000亩,计划投资71.6亿元。”大庙岗村支书邬元福介绍,目前仅一期项目,村级就流转3600亩河滩地作为农光互补核心区,去年6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

邬元福说,光伏发电用地量大,如果让企业一家家去谈,不仅效率低,农民也难以谈出好收益。现在,由村党支部先集中土地,再统一与企业谈判,不仅效率高,有利于项目落地,还提高了土地流转收益,村民每亩流转费至少多收50元,村集体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差价收入。

大庙岗村,由四个村于2014年合并而成,土地资源丰富,可耕种土地面积达9000多亩。然而,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抛荒田一度达到70%,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村集体经济薄弱,几乎为零。

“要发挥合村的优势,集中利用土地资源,招引产业落地,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邬元福说。2015年开始,大庙岗村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由村党支部以每亩35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将土地集中起来,再二次发包流转给市场主体。

“这种方式老百姓省心,市场主体也欢迎。现在,流转费每亩提高到400元至600元,还不担心企业中途退出,村民利益有保障。”邬元福说。

大庙岗村先后流转土地8000余亩,吸引市场主体8家,发展优质稻、中药材、莲子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等5大产业。每年,村民获得土地流转费近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到200万元。

产业建起来了,用工需求也多了。大庙岗村又成立劳务服务公司,承接外包管理服务,方便组织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仅麻城能投公司的扶贫光伏电站和国鑫莲子种植合作社基地的日常管理,劳务公司就常年聘用36名村民。

邬元福算了算,2022年,村级务工达万人次,村民获劳务费近100万元。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庙岗村大力推进共同缔造活动。村里利用集体收入,先后硬化通湾道路、修通水渠、修缮当家塘、硬化稻场……

如今,大庙岗村千亩莲田自成景致,休闲长廊依景而立,迂回曲折的游步道,向远处蜿蜒。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山药——芦河村成为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10年来,入社村民由100余户增加到238户,种植面积增长到1000亩,年收入近千万元。说起合作社的发展,武穴市芦河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陆卫平很自豪。

芦河村位于武穴市余川镇,背靠青翠的横岗山。此地出产的佛手山药,形如手掌,粉糯清甜,是著名的山珍。芦河村种植山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可多年来种植面积不大,未形成规模效益。全村1886人,除去老人小孩,其余一千多人都长期在外打工。

“不能让村民捧着金碗讨饭吃。”村支书彭扬武说。2012年,为了推广山药种植,由村党支部引领,5位村民合伙组建合作社,理事长一直由村干部担任。现任理事长陆卫平就是村党支部副书记。

有了合作社,村民们种山药就有了主心骨。佛手山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冬春下种,秋冬收获,以人工耕种为主,不适宜机械化种植。根据佛手山药的特性,合作社发动村民扩大种植,全心全意提供配套服务。

陆卫平说,合作社代表村里的山药种植户,包揽了所有的内引外联工作。要统筹资源,向上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用于修机耕路、建公共冷库、整修农田;还要负责对接农业农技部门,对村民们进行技术辅导,解决病虫害,组织集中采购农药化肥,送到村民手上。

有了合作社,村民不再愁销售。山药成熟后,三分之一由批发商上门收购,其余的由合作社兜底销售,卖到周边的武汉、九江、黄石等地。村里还建了直播间,今年光网上销售就卖了十几万斤。

别看年纪大,60岁的柯耀明可是村里公认的“全能选手”。他流转了15亩土地,带着全家一起种山药。老柯还投资5万元在家里建了小冷库,可将山药反季节销售。此外,家里还新添了一台小货车,用来跑运输,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老柯还经常到村里直播间客串主播,虽然销售业绩一般,他仍乐此不疲。“一年下来,光种山药就有十几万元收入。媳妇也不用辛苦出去打工了,还能在家带孩子。一家人这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 老柯乐呵呵地说。

技术有保障,销路不用愁,收入节节高,几年来,山药种植吸引600多村民回流。芦河村1300多亩土地,一半长期种山药,还流转了周边300多亩土地,成为武穴种植面积最大的山药专业村,并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录。

上一篇:湖北省法院高效办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
下一篇:湖北省直单位帮扶神农架林区——把村民当家人 把他乡当家乡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