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雷闯 蔡俊
阅读提要
“听得见水响,看得见水流,用水贵如油。”这句顺口溜,是对恩施州水资源形象的描述。
背靠长江,脚踩清江,武陵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无法依托大江大河兴建大型水库水厂。正常年份,丰沛的降雨,弥补了用水量的不足。
今年7月中旬以来,恩施州遭遇自1961年有水文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温少雨天气,全州8县市137万余亩农作物受灾,50万群众饮水告急。
面对历史罕见的大旱大“烤”,全州29个民族百万干群如“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缔造”出战天斗地的磅礴力量,打响了一场向大山要水、保人畜饮水的抗旱人民战争。
实施调水工程87个——
被占地村民不要一分钱补偿
8月20日晚,恩施市龙凤镇店子槽村召开紧急院坝会。
“政府准备从喻家河调水,铺设管道要占村里一部分地,大家有什么意见?”龙凤镇党委书记程俊毅直奔主题。
“百分百支持,如果要占我的田,不要一分钱补偿。”村民喻正荣率先发言。
“我也不要,希望工程越快越好,早一日把水调来。”村民们纷纷表示。
“早一天恢复正常供水,损失就少一分。”望着田里日渐枯死的玉米、烟叶,村民们心急如焚。恩施市政府决定从喻家河水库调水,铺设5公里管道,将水引至位于店子槽村的半边庆水厂,海拔垂直抬高500米。
第二天一早,施工队火速进场,管道铺设需占用店子槽村近30户村民的耕地、林地共计15亩。如果按市价补偿,费用需数十万元。村民们不但没有要一分钱补偿,还主动投工投劳。9月5日,店子槽村恢复自来水供应。
“全镇共铺设了40公里调水管道,占地约60亩,村民们在受灾情况下,无一人索要补偿。”程俊毅表示,如果没有群众的无私奉献和主动参与,该镇就不可能在9月初恢复正常供水。
“我那里有一块地,你们可以拿下去修泵站。”8月19日,在恩施市白果乡瓦场坝村群众会上,听说村里要建两个提水泵站,从1公里外的一条河流引水到凉桥河水厂,需要占用村民的田地,村民蔡泽耀第一个站出来说。
“我也有一块茶田在边上,要是用得上,你们尽管用。”村民谭清江也主动站出来。8月28日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奋战,凉桥河水厂提水成功。
管道铺向哪,泵站建到哪,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哪。截至9月8日,恩施州共实施调水工程87个,涉及占地村民数千人,无一村民提出补偿要求。
“上天入地”寻找水源500余处——
党员群众手牵手一起干
“集中蓄水池已经见底了。”8月23日晚,巴东县沿渡河镇堆子场社区召开紧急会议,党支部书记杜之洲决定带人进山寻找水源。
堆子场社区地处巴东县最北端,从7月中旬起,该社区饮用水源日渐枯竭,人畜生活用水出现困难。
“山高路险,天气酷热,谁愿意去?”“我愿意上山。”党员向大林、胡宗率先站了出来,紧接着,10多位村民纷纷响应,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也主动报名。第二天,一支10多人的“找水队”带着镰刀、干粮向大山深处进发。
山上荆棘丛生,气温高达40摄氏度,找水队员挥汗如雨,用镰刀开辟出一条路,小腿被荆棘划得满是血痕。历经8小时搜寻,“找水队”终于在笔架山上听到了叮咚的水声。
得知找到水源,30多位村民主动请缨,带着工具赶到现场,扛水管、挖沟渠、砍树枝、埋管道、安闸阀、喊号子……8月26日,一条长5000多米的输水管道铺到了社区。
7月份以来,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攀山岩、过险峰寻找水源的场景,每天在武陵深山上演。
8月16日,咸丰县黄金洞乡黄家村30余名党员群众顶着高温,唱着山歌,仅用1天就铺设了1200多米的管道,一股清水流进120多户村民家;利川市文斗镇阚家坝村村民攀着藤蔓,在200米高的陡崖上找到了新水源,大家筹资近2万元,铺水管、建水池,3天就恢复了自来水供应。
在恩施州的各乡镇、村组,党员干部从“给我上”变“跟我上”,群众从“要我干”变“我要干”,“干部干群众看”变“一起干”,干群连心,用脚板征服一座座高山峡谷,用辛勤汗水找到500余处新水源,覆盖10余万人。
保障4.6万群众生命用水——
邻里守望一家人
8月27日晚,忙了一天的恩施市三岔镇鸦沐羽村驻村干部汪光荣,顾不上吃饭,将装满水的塑料桶搬上面包车,向20多公里外的汪学英家开去。
84岁的汪学英腿脚不便,孤身一人住在较偏远的山上。村里水源地枯竭一个多月来,汪光荣每3天为老人送一次水。
抵达老人家附近,还有100米不通公路,汪光荣扛着一大桶水,沿着山上小径徒步前行。替老人将水缸灌满时,夜已深。
在他的带领下,10多位村民自发组建了送水队,主动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送水上门。
保障生命水,绝不落下一人。恩施州委要求,党员干部要挨户摸排,对孤寡残孕老幼等特殊群体送水上门。
巴东县水布垭镇黑沙井村有几户老弱病残村民饮水困难,村支书彭守龙和村民张周荣、谭大喜等人商议后,义务送水15天,每天往返25公里;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组建了爱心送水队,连续为100多户村民送水1个多月,累计送水200余吨。
鸦沐羽村的取水点辐射周边几个村,本村村民主动“礼让”,让远来的人先取水,本村人统一晚上取水。
“邻里守望一家人,大灾面前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巴东县水布垭镇桥头坪村村民卢俊毅感叹。
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由老百姓自发组织的送水车辆及社会各界爱心送水车日均达200多台次,送水到村、到户,覆盖4.6万群众,其中送水到户的老弱病残孕等群众9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