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走进枝江市仙女镇“吉吉村”,村口一处卡通建筑“吉吉猫”憨态可掬,笑迎八方游客,村中特色民居规整协调、彩色墙画色调明艳,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感受舒适惬意的乡村风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李巧爱 黄路遥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雷巍巍
枝江,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
这里是江汉平原的西起之地,1374平方公里沃土,14条河流、8个湖泊、67座水库星罗棋布,常住人口50余万人。
近年来,它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个国字号桂冠。
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让发展质量更高,是枝江干部群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9年,枝江市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首批试点县市,董市镇曹店村入列全国第一批“共同缔造”精选试点村。
在县城—乡镇—农村三级联动体系下,枝江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31个,所有小镇达到基础型小城镇标准,6个小镇达到示范型小城镇标准。
纵向到底,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平台下沉;横向到边,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深入贯彻到枝江城区更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
9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枝江蹲点调研,感受从房前屋后乱倒乱扔到“收通豁、码整齐、扫干净”的面貌之变,从政府“端菜”到百姓“点菜”的意识之变,从“站着看”到“主动干”的行动之变,而种种变化背后,是从“你和我”到“我们”的角色之变。
当“共同缔造”把民意、民智、民心紧紧聚拢,当“你和我”蝶变为“我们”,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民力”便被激发出来,枝江社会风貌为之一新。
民意为先
百年老正街改造重启,城区更新由百姓说了算
枝江市董市镇,荆江大堤北侧,一条百年老街的命运牵动人心。
这条街名为董市老正街,建于明清,15条巷陌相互连通,当地人称它“老街”。
穿行巷道,砖墙黛瓦。随处可见的青石板,梁柱搭建的“躲水楼”,已在百年风雨中,变得沧桑斑驳。不少老屋破败不堪,濒临倒塌。
关于老街的改造问题,争论了十多年,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前些年说要把这条街拆了,建影视城,除了几栋历史保护建筑,其他老屋都拆掉。”73岁的张荣昌情绪激动地说,“我不同意拆!”
张荣昌住在老正街下街第一家。自1997年搬到这里,整整在老街住了25年。
他抚着外墙的青砖说:“这些砖,都是上百年的小窑砖。整个老街的路基下边,都是一两百年前用青石板铺的排水系统,那是先人的智慧,拆了就什么都没了!”
反对拆迁的,不止张荣昌一人。
73岁的居民张学喜,是辛亥革命元老、沪军北伐军总司令张承槱的后代,在老街住了一辈子。
砖木结构的张承槱老宅,是典型的“躲水楼”:一楼立柱,二楼住人,每发大水,洪水可从屋内快速通过,避免冲垮房屋。
“小时候没有荆江大堤,江水往屋里倒灌时,我坐在二楼阁楼上,能在大水里洗脚。”张学喜回忆说,这条老街,一砖一瓦,都是十几代人的记忆,希望能好好规划和修缮,留住老街的念想。
历史上的董市老街,曾经风光无限——日有千头毛驴、骡马上街,江边码头百艘船只装卸货物。民国时期,美孚洋行、亚细亚洋行等300多家商业老字号和手工作坊云集,老街成为繁华一时的客流和物流集散地。
2020年,老正街入选第一批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
2021年,董市镇再次将老正街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上日程,拟对市政设施、历史名人故居和重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只是这一次,镇里不再急着下结论、出方案。
董市镇党委书记邓清平和董市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明华拿着本子和笔,挨家挨户上门,问计于民。
“排水设施要疏通,路面破损严重,能不能尽快改善?”
“修缮老街是好事,但是能不能尽量保留老屋的样子?”
“能不能先画个图,给我们看一下?”
老街现有房屋596栋,住着300多户人家。镇里和社区一条条记下群众诉求,将意见建议分类整理好。
有了群众的建议打底,邓清平的底气也足了。他请来湖北工业大学的城乡规划团队,一口气拿出了4套设计方案。不仅如此,他还从湖北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引进人才,“挖”来了一个应届大学生,专门负责对接老街改造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大家看看,觉得哪个方案好?”方案公布当天,邓清平万万没想到,只准备了30把椅子的会议室里,一下涌进近百居民。会议室被挤得满满当当,坐不下的居民,有的站在走廊里,有的趴在窗边看。
根据居民建议,老街保留历史建筑、修旧如旧,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面貌。
“设计方案大家还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邓清平提高嗓音。
“方案考虑很周到,设计蛮好,我举双手赞成!”满屋笑脸里,反对拆迁的张荣昌第一个举起了手。
6月底,23岁的大学生李箫晗,正式到董市镇报到。年轻与古老,过去与未来,在这条百年老街碰撞、交融。“我希望有一天,董市老街也能像成都的宽窄巷子一样,重生蜕变为城市新地标。”
广纳民智
“七点议事厅”,众筹制、共享制助力乡村振兴
9月13日晚,董市镇双湖村的“七点议事厅”,突然走进来一名非本村的“村民”。
枝江市委书记余峰笑着说,听说大伙儿晚上议事,我进来听一听。他卷起衣袖还未来得及坐下,就直奔主题:“上次打井的补贴,解决了吗?现在柑橘的情况如何?”
一组联户长李世源家中人声鼎沸,近30名村民把议事厅挤得满满当当。这天,镇里要来给大伙儿反馈众筹打井抗旱的补贴公示情况。
“8月25日晚上议事的时候,大家问众筹打井抗旱能不能争取上级资金,给予农户适当补贴。针对这个问题,我将诉求报给了村委会,村‘两委’班子研究后上报镇抗旱防汛指挥部,并且及时得到了批准。今天给大家回复:能补!”李世源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叫好。
董市镇副镇长李金龙告诉大家:“镇里决定按1000元/口的标准对打井农户进行补助,目前正在村内公示,本周内补贴资金就能直达户头!”他又补充道,上批报上来的共有10口井,现在有的村民还在继续打,仍然可以享受补贴。
8月,因旱情严重,村里千亩橙园快被“烤焦”,数百农户心急如焚。李世源和村民代表邹碧银等在商量怎么弄水时,提议以众筹的方式就地打井,进行生产自救。这一提议,当即得到现场村民拥护。旱情发生以来,全村村民计划新打水井22口,目前已打13口。
“可不要小看田间地头的智慧,只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泥巴腿子也能当诸葛!”双湖村党支部书记方亮笑道。
只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不久前,村民全丹阳在“七点议事厅”议事反映,大家搞农业生产少不了购买农用机械,像小型旋耕机、喷雾打药机、割草机等,造价都比较高,一年当中用不了几次,但又不能没有。有些农户购买这类机械感到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农田比较少的农户。
他提出,村委会能否倡议本村村民将自己不经常使用的农业机械,统一放到指定地方给大家共享,有村民需要的时候,就到仓库里领取使用。
村委会商议后认为,全丹阳的提议非常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说干就干!8月底,一座共享仓库,在双湖村正式筹建。截至9月中旬,仓库共收到党员干部和村民捐献的农机农具共计30余件,包括小型旋耕机、喷雾打药机、割草机、发电机、水泵、水带等。眼下,已有8名村民到共享仓库领取农机,进行农业生产。
为了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双湖村是枝江市第一个提出联户长的村,目前共有27名联户长,分片负责全村358户农户、1176名村民的联络工作。
今年4月,老党员李世源腾出自家近百平方米的房子及院坝,并捐出部分书籍和文体用具,在全村设立首个“七点议事厅”,链接27个党员屋场开展“七点议事”,让村民的事真正由村民说了算、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办。这样的议事厅,全村已有3个。
“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的众筹制、AA制,到建设共管、效果共评的乡村环境治理积分制,再到小小仓库的共享制,都是大伙儿提出来的!”方亮感慨。
夜已深,寂静的村庄,被苍茫笼罩。唯有“七点议事厅”的小院,灯依旧亮着,谈到兴头上的村民久久不愿散去。
激发民力
产业发展谋新路,环境变流量,村民变股民
7月18日,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全村284户村民分享8.7万元。
“坐在家里有钱进账,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村民邓家红算账:他拿5000元现金入股村集体,今年分红480多元。
和许多地方一样,向巷村也曾面临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等难题。
几十年来,柑橘都是向巷村的主导产业。过去,该村柑橘求量不求质,销售价格持续走低,每斤柑橘只能卖六七毛钱,橘农收入微薄。
“还是要让产业转向高质高效,让老百姓尝到真正的甜头。”村党支部书记周代年说。
2018年,向巷村探索集体抱团发展之路,以200亩金秋砂糖橘为示范引领,连片带动全村26户村民柑橘产业品改,打造村级样板地。
立足产业,群众参与,共享红利。2019年,向巷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吸纳村民现金入股74.3万元。今年,该村首次分红,最多的村民分得2197元,少的也有数百元。
悄然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村民的荷包,还有产业发展的路径。
9月10日,向巷村三组村民周代林,匆匆赶到村积分银行,找到管理员张银梅要求“加分”。
一周前,周代林家因两次焚烧秸秆,被扣了20分。他到村委会清运了3天垃圾,才把扣掉的积分给赚回来。“积分被扣,总感觉缺点什么,面子也挂不住。”他说。
“主动清扫路面得2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得10分,家庭不和睦扣2分……”积分银行的外墙上,评分细则涵盖环境卫生、公益活动、乡风文明、孝老爱亲、邻里关系、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这是向巷村在枝江率先推出的“九奖九惩”积分制日常管理办法,村民的每项行为都与积分挂钩。如果有加分,则可在积分银行兑换同等价值的生活用品,1分能抵1元钱。
积分制用实实在在的奖惩措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村子美了,游客多了,群众增收的门路也广了。
周代林家住在村旅游公路旁。过去,他家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影响村容村貌。村委会鼓励周代林开办农家乐,村里以奖代补2万元,希望他借此机会整治居住环境。
周代林的积极性马上来了,高兴地拆除违建,把房前屋后清理得干干净净,又投资18万元开办了一家农家乐。村里兑现承诺,分两次把奖补资金打到周代林的账户上。
“环境就是流量,环境好流量就大,人流大我们的收入就高!”周代林算账,农家乐刚开一年,就回了本,今年起就能在家门口赚钱。
集聚民心
“十三太保”自发集资修路,基层治理思路决定出路
曹店村是全国“共同缔造”的精选试点村。
9月10日中秋傍晚,行走在村落深处,仿佛误入“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谁能想象,11年前,这里曾是董市镇24个村中,最贫困、最落后的垫底村。
70岁的周绍云老人回忆,当时村里欠下的债务达100多万元,水、电、路都成问题。“出门没得一条好路走,村里上家做饭,下家就用不了电饭煲,要等别家把饭煮完,因为电供不上。”
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村里决定把在武汉干事业的乡贤李传平请回来当书记,重振曹店村。
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面前,李传平走马上任了。
村党支部副书记易玉萍记得,李传平回村的时候,也是在8月份,同样是天干抗旱。
无泵站,无变压器,无畅通沟渠。为了引水,村里动员村民一起清理沟渠,结果没有一个村民到场。还有村民吐槽:“我在家里玩不舒服吗?做了事又没钱拿。”
李传平什么也没说,领着两个村干部,跳下沟渠清沟去了。
清沟第一天,几名群众来围观,说你们这是搞形式主义,就知道耍空架子。
第二天,群众看到淤积严重的沟渠已经清出了几百米长,将信将疑地说:这还像是干事的人呢。
第三天,一些村民开始自发带着铁锹,加入了清沟的队伍:“我们也来帮着搞吧,沟渠通了,我们也好早点出水。”
当汩汩清流从沟渠奔向田间地头,村民们感慨:“这回像是要变样了。”
曹店村有条“美食一条湾”,从村口一直通往月季种植园,串起全村最美风景线。这条路,是2015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建的第一条路。
湾子的联户长张万凤,是这条路最顶头的那一户,大伙儿都亲切地喊她“张幺幺”。
张万凤家当时种了17亩田,其中3亩多甜瓜,3亩多西瓜。一亩田,能产1万多斤西瓜,成熟的时候需要一次采摘运走。但是眼前的烂泥路,别说走货车,连走路都下不去脚,晴天还要穿雨鞋。因为“无路可走”,沿路13户人家种的瓜都运不出去。
李传平当时正在村委会商量修路的事。张万凤听说后,和几户村民代表主动找到李传平,提出愿意集资修路。“我们13户人家,每户出600元,每家出一个劳力,跟着村里干!”
一说要修路,大家都起了劲,村民们个个自告奋勇。
当时修路是冬天,有一天水泥路面刚刚硬化,突然风雪交加。如果这个时候不用稻草和薄膜把路保护好,路面受冻就坏了。下午4点多,眼看天就要黑了,李传平跟张万凤商量:大伙说怎么办?
张万凤二话没说,把路划成13段,让13户村民一户管一段,迅速挑草覆盖。晚上7点,当李传平再次赶到现场时,所有路面都盖上了“被子”。“我既惊讶,又感动,原来群众的力量可以这么大!”
由于大家都出了钱又出了力,道路在浇水养护时,格外精心,用了多年仍像新路一样。“有时候湾子里有大货车开进来,我们都要管,怕把路给压坏了呀!”张万凤爽朗地笑了。
“十三太保”修路的故事,一下在村内外传开。路通以后,电也跟着通了。每年卖瓜,张万凤的湾子都是最先卖完的,因为车能开到田间地头去了。其他湾子看到以后,纷纷坐不住,争着掀起集资修路的热潮。
11年过去,曹店村已成为董市镇经济实力和村容村貌“第一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共同缔造”的根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枝江市委书记余峰表示,作为全国“共同缔造”的试点县市,近年来,枝江一直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做到问需于民、聚力于民、赋权于民、问效于民、造福于民,真正实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
随着“共同缔造”理念的深入人心,枝江的城乡面貌、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改变最大的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和干部的工作方法——群众从以前的旁观者转变成了主导者、参与者、受益者,由政府单向管理转变成了社会多元参与。
他说,枝江将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继续探索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湖北共同缔造的“试验田”。